天安字典

《题璋老清閟轩》

时间: 2025-05-23 12:22:57

诗句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

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余。

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

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

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

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

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

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

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

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

道人谓予言,吾言葺吾居。

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

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

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22:57

原文展示: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余。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道人谓予言,吾言葺吾居。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


白话文翻译:

在午后时分接待曹氏,微风轻拂,仿佛一切都显得虚幻。那时波涛汹涌,畅谈高论随之而来。竹子与松柏交融,生活中一天都不能缺少它们。子猷(指王羲之)对此发言,千古以来谁能改变?堂堂的韩愈,议论荀子和扬雄的徒弟们。赞美竹子的美,清閟轩长篇载于书中。吉祥的事在于无为,隐居在西南角落。我来过梅雨时节,新竹环绕着精致的书房。风梢轻拂着苍翠的竹子,阳光穿透树梢洒下影子。高标挺拔,坚韧不拔,超越万夫。道人对我说,我的言语是为修缮我的居所。你要为我名声,确保与实际相符。清閟轩的咏叹,正是轩中人不孤单。何时能与这位君子相对,吟咏更显踌躇。


注释:

  • 典午:指正午,典指接待。
  • 曹氏:指曹操及其家族,常用作隐喻。
  • 子猷:王羲之的字,文人雅士的代表。
  • 韩退之:即韩愈,以文学和思想著称的人物。
  • 清閟:指清静的居所,象征隐逸和高洁。

典故解析:

  • 韩愈荀子扬雄:提及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反映出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尊崇与追忆。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是文人常用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反映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隐居生活中,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及隐逸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松柏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韩愈、王羲之,都是文人文化的代表,彰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竹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坚韧与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咏竹,传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诗中“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整首诗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渗透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典午接曹氏:在午后的时分接待曹氏,体现出一种雅致的生活。
  2. 其风扇浮虚:微风轻拂,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3. 当时波浪从:那时波涛汹涌,暗示生活中的波折。
  4. 高谈乃其余:畅谈高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5. 竹诚松柏流:竹子和松柏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6. 一日不可无:生活中一天都不能缺少这些高洁的品格。
  7. 子猷为此语:提到王羲之的名言,强调其思想的永恒性。
  8. 千古谁能渝:千古以来,谁能改变这种品格?
  9. 堂堂韩退之:提及韩愈,展示文人的风范。
  10. 议论荀扬徒:讨论荀子和扬雄的门徒,反映对文人传统的尊重。
  11. 咏竹美清閟:咏竹的美好,强调清静的居所。
  12. 长篇载诸书:竹子的美丽被记录在书籍中,体现文化传承。
  13. 吉祥在无为:无为而治带来吉祥,体现道家思想。
  14. 隐若西南隅:隐居在西南角落,诗人向往的生活。
  15. 我来过梅雨:诗人经历了梅雨,描绘自然的变化。
  16. 新竹环精庐:新长出的竹子环绕着书房。
  17. 风梢弄苍筤:微风吹动竹子,描绘自然的生动。
  18. 日影穿扶疏: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影子,生动的自然场景。
  19. 高标挺直节:竹子高耸直立,象征坚韧的品格。
  20. 劲特凌万夫:竹子的力量超越万夫,展现其坚韧。
  21. 道人谓予言:道人告诉我,我的言语是为修葺屋子。
  22. 吾言葺吾居:我的话是为修缮自己的居所。
  23. 公其为吾名:你要为我名声。
  24. 要令与实符:确保名声与实际相符。
  25. 清閟退之咏:咏叹清閟轩的诗句,彰显诗人内心的孤独。
  26. 是轩良不孤:清閟轩中人并不孤独。
  27. 何当对此君:何时能与这位君子相对?
  28. 搜吟更踌躇:在吟咏中更显踌躇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高洁品格的象征。
  • 拟人:赋予竹子生命,描绘其动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品格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文人理想的品格。
  • 松柏:象征长青与坚定,代表持久的品德。
  • 清閟轩:象征隐逸与高雅的生活空间,反映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典午”是什么时候?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2. “子猷”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韩愈
    • B. 王羲之
    • C. 曹操
    • D. 荀子
  3. 诗中提到的“竹子”象征了什么?

    • A. 富贵
    • B. 幸福
    • C. 坚韧与高洁
    •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 (郑燮)
  • 《题竹石》 (陆游)

诗词对比:

  • 《竹石》:郑燮的《竹石》同样以竹子为主题,但更强调竹子的坚韧不拔,而王之道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人文情怀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 《咏竹》 (陆游):陆游的作品中,更加突出竹子的高雅与诗人的情感寄托,与王之道的作品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窥园有感 其一 临安道中别弟文美 其三 临安道中别弟文美 其二 临安道中别弟文美 其一 迁逐甫还次韵答舍弟文信 其二 迁逐甫还次韵答舍弟文信 其一 舍侄元明书来致当道荐拔意诗以答之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寂寞因成诗寄之 桥山怀古 坊州按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掇而不跂 坚甲利刃 己字旁的字 田连仟伯 食礼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奄迟 易地而处 韭字旁的字 同等学力 乞浆得酒 趋战 包含扒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垂名竹帛 鼠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