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5:17
渔家傲
晏殊 〔宋代〕
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
日夜声声催箭漏。昏复昼。
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
天丝不断清香透。
欲傍小阑凝坐久。
风满袖。西池月上人归后。
这首词描绘了楚国女子的纤细和美丽,但她的美丽终究是短暂的,谁来描摹她的娇媚容颜呢?日夜的时光如同箭矢般急促流逝,白天与黑夜交替,红颜美人怎能保持永恒的容颜?醉倒在花前,嗅着花香,天上的丝带飘荡着清新的香气,我想静静地坐在小栏杆旁,感受这份宁静,微风拂袖,西池的月光洒下,人们都已归去。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洪韵,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婉约清丽,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作于宋代,诗人在那个时期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表达达到了高峰,词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美人凋零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渔家傲》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晏殊以楚国的女子为切入点,探讨了美丽与时光的关系。词中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娇弱,尤其是“细腰”、“文君腻脸”,将楚国女子的美丽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春的容颜终将不再,这种无奈与惋惜通过“日夜声声催箭漏”这一句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词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同时又在“醉折嫩房和蕊嗅”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欲傍小阑凝坐久”表达了一种希望在宁静中凝视美好时光的愿望,微风拂袖,西池月上,营造了一种闲适、优雅的氛围。晏殊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凭借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他深厚的词学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例如“日夜声声催箭漏”将时间比作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急促。
主题思想:整首词反映了对青春美貌的珍惜与惋惜,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词的美感,同时也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测试:
选择题:在《渔家傲》中,"楚国细腰元自瘦"的意思是?
A. 楚国女子身材纤细
B. 楚国的历史悠久
C. 楚国的风景优美
答案:A
填空题:在词中,作者通过“__”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答案:“日夜声声催箭漏”
判断题:晏殊的这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渔家傲》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