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3: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20:51
再用韵
(方岳 〔宋代〕)
终须西塞老渔村,
抵用南昌隐市门。
时序略如飞鸟过,
世终何啻聚蚊喧。
竹其安否六太息,
梅自癯然三可尊。
贫味却愁儿辈觉,
未妨壁立病文园。
最后总要回到西塞的老渔村,
抵挡着南昌隐秘的市门。
时光飞逝,宛如飞鸟掠过,
世事究竟不过是一场蚊虫的喧闹。
竹子安否,我长叹六声,
梅花虽然瘦弱,却依旧值得尊重。
贫穷的滋味只让孩子们感到愁苦,
但我仍然无妨在这病重的文学园中独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字希逸,号蓼汀,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事纷扰的不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贫困和疾病的思考。
方岳的《再用韵》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与世事的反思。诗中,作者通过“终须西塞老渔村”来表明归隐的理想,象征着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抵用南昌隐市门”则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拒绝。接着,诗人以“时序略如飞鸟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如梦,短暂而易逝。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竹子和梅花的安危自况,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关切。竹子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梅花则在寒冬中傲然绽放,二者结合,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坚定态度。结尾的“贫味却愁儿辈觉”则传达了对后代的担忧与无奈,揭示了贫困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事纷扰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贫困对后代影响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岳的《再用韵》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繁华世界的热爱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亲情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飞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
D. 忍耐
“竹其安否六太息”中的“竹”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高洁与坚韧
C. 爱情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的《再用韵》与王维的《鹿柴》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方岳则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社会现象的反思。
推荐书目: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方岳及其诗作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