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9
竹绕寒栖藓径深,
茎茎手种玉成林。
翠屏向晚无人对,
犹识先生一寸心。
竹子环绕着寒冷的栖息地,苔藓的小路深邃而幽静,
每一茎竹都是我亲手种植,仿佛化作了玉般的林子。
晚霞映照下的翠绿屏障,没有人来相对而坐,
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您那一寸真挚的心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特定典故,这首诗主要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达,号半山,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风清新、高远而受到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自我情感的反思。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中通过描绘竹林的静谧与幽深,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竹绕寒栖藓径深”,以“竹”与“寒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竹林中的寒意与宁静。接着“茎茎手种玉成林”,诗人以亲手种植的竹子为引,赋予了竹林以生命与情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翠屏向晚无人对,犹识先生一寸心”,通过描写晚霞映衬下的竹林,表达了孤独的情感,却又在孤独中找到了对友人的理解与共鸣。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浓厚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成功,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深刻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与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绕寒栖藓径深”中的“寒栖”意指:
A. 温暖的栖息地
B. 寒冷的栖息地
C. 幽静的栖息地
D. 繁华的栖息地
诗人“茎茎手种玉成林”的意思是:
A. 竹子是自然生长的
B. 竹子是朋友赠送的
C. 竹子是自己亲手种植的
D. 竹子是他人种植的
诗中“无人对”意味着:
A. 朋友在身边
B. 朋友已经离去
C. 没有人能理解他
D. 只有他一个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的《又和晦翁棹歌 其六》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二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方岳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月夜的意境渲染情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