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闽 其二》

时间: 2025-05-01 18:19:47

诗句

雪龙怒吼出山去,二十里云行上天。

老去极知诗力退,只将日历记山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9:47

原文展示:

入闽 其二
雪龙怒吼出山去,
二十里云行上天。
老去极知诗力退,
只将日历记山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山与云雾的壮丽景象。雪龙在山中怒吼,飞奔而出,二十里外的云层仿佛在天际移动。作者感叹自己年纪渐长,诗才已不如从前,只能用日历记录下这美丽的山川风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雪龙:形容雪山的形势,如同巨龙般挺立。
  • 怒吼:形容山中风声或雪崩的猛烈。
  • 二十里:指的是距离,描绘了云行的广阔。
  • 日历:可指时间的记录,这里寓意对自然景色的保存。

典故解析:

  • “雪龙”:在古代文化中,龙常常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这里指代壮丽的雪山。
  • “山川”:在古诗词中常用以代指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的情怀和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岳晚年,他在游历福建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自己年岁渐长的无奈,借此诗表达了对美景的记录与对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方岳的《入闽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福建山水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感触。在开头两句中,诗人以“雪龙”和“怒吼”传达出雪山的雄伟与自然的力量,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印象。接着“二十里云行上天”更是将视野拓展至广阔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场景。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沉思,诗人意识到自己年纪已大,才思逐渐枯竭,无法再如年轻时那般挥洒自如。他选择了用“日历”来记录这些美丽的山川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珍惜,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雄伟的自然景观与个人的感慨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龙怒吼出山去”:描绘雪山的威严,雷霆之声仿佛是自然的怒吼。
  2. “二十里云行上天”:描绘云层在天空中流动,形成广阔的视觉效果。
  3. “老去极知诗力退”:表达诗人对自己年岁渐大的无奈与认知,感受到创作能力的减退。
  4. “只将日历记山川”:表示诗人用日历记录美景,象征着对时间和记忆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山比作“雪龙”,增强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性。
  • 对仗:诗的结构严谨,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对衰老的无奈,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龙:象征自然的极致与威严。
  • 云行:象征流动的时间与变化的自然。
  • 日历:象征人对时间的记录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龙”比喻什么?

    • A. 绵延的山脉
    • B. 壮丽的雪山
    • C. 风暴的来临
  2. 诗人用什么记录自然景色?

    • A. 诗卷
    • B. 日历
    • C. 笔记本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衰老的感慨
    •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方岳的《入闽 其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方岳更侧重于个人的感悟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强调对自然之美的直接赞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湖二亭落成各书长句一首 水边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过湖至郭氏庵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 桂隐纪咏·清夏堂 桂隐纪咏·柳桥 桂隐纪咏·粲金亭 姑苏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包含芟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革新变旧 垂天翅 以刑致刑 十字旁的字 高下其手 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禁方 口字旁的字 溢饮 齲字旁的字 杞人之忧 恳恋 俗语 八街九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