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12:07
江渎池醉归马上作
作者: 陆游
久住西州似宿缘,
笙歌丛里著华颠。
每嗟相见多生客,
却忆初来尚少年。
迎马绿杨争拂帽,
满街丹荔不论钱。
浮生何处非羁旅,
休问东吴万里船。
长期居住在西州,仿佛是命中注定;
在笙歌的喧嚣中,我显得有些醉意。
每次见面,总是多了一些生疏的客人;
不禁回忆起初来时的青春岁月。
迎风的绿杨争相拂动我的帽子,
街道上满是红艳的荔枝,价格已不再重要。
人生在世,何处不是漂泊的旅途?
不必去问东吴那万里遥远的船只。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以其豪放的气质和坚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西州的生活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怀,表达了对人生漂泊的思考和对青春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青春的回忆。开篇“久住西州似宿缘”,引出对西州生活的感慨,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而“笙歌丛里著华颠”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在欢快场景中略带醉意的复杂心情,既有享受生活的愉悦,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惆怅。
接下来的“每嗟相见多生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渐生的距离,唤起了初来时的“尚少年”回忆,青春的美好与现在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随着“迎马绿杨争拂帽”和“满街丹荔不论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繁华市井,进一步突显了生活的美好和现实中的无奈。
最后两句“浮生何处非羁旅,休问东吴万里船”,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沉重的哲思涌现,人生何处不是漂泊,何必再去追问遥远的未来。通过这首诗,陆游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揭示了普遍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丰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经历与感悟,探索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展现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愁苦与哲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通过具体的描写传达了更深层的情感,反映了人生态度和对过往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丹荔”代表什么?
A. 青春
B. 丰收的果实
C. 离别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