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18
渔家傲 李光 〔宋代〕
为恨。今岁寓昌江,二月三日与客游黎氏园,偶见桃花一枝。羊君荆华折以见赠,恍然如逢故人。归插净瓶中,累日不雕。予既作二小诗,同行皆属和。忽忆吾乡桃花坞之盛,每至花发,乡中人多醵会往游。醉后歌呼,今岂复得,缅怀畴昔,不无感叹,因成长短句,寄商叟德矩二友。若悟此空花,即不复以存没介怀也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归插净瓶花转好。维摩老年来却被花枝恼。忽忆故乡花满道。狂歌痛饮俱年少。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
今年我寓居在昌江,二月三日与朋友们游览黎氏园,偶然看见一枝桃花。羊君荆华折下它送给我,我感到仿佛遇到了老朋友。回家后插在净瓶中,多日都不凋谢。我写了两首小诗,同行的人都跟着和诗。忽然想起我家乡的桃花坞,每当花开时节,乡亲们常常聚在一起去游玩。醉酒后放声歌唱,现在还能这样吗?怀念过去,不禁感叹,因此写下了这首长短句,寄给商叟和德矩两位朋友。如果领悟到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就不会再为生死存亡而烦恼了。海外没有寒冷,花儿早早开放。一枝桃花我不忍心插在风帽上。回家插在净瓶中,花儿反而开得更好。维摩诘老人晚年却被花枝烦恼。忽然想起故乡的花开满道路。年轻时我们狂歌痛饮。桃坞的花开得像野火一样,我们都醉倒在花丛中,常常在芳草中睡着。
作者介绍: 李光(1078-1159),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生活情感,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光在寓居昌江时所作,记录了他与友人游园偶见桃花的情景,并由此引发对家乡桃花坞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死存亡的淡然态度。
这首《渔家傲》通过桃花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忽忆故乡花满道”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若悟此空花,即不复以存没介怀也”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死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应过于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生死存亡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应过于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光在诗中提到的“昌江”位于哪个省? A. 海南省 B. 广东省 C. 广西省 D. 福建省
诗中提到的“桃花坞”是作者的什么地方? A. 故乡 B. 寓居地 C. 旅游地 D. 朋友家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 A. 悲观 B. 乐观 C. 淡然 D. 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