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3:17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作者: 郎士元 〔唐代〕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在寒竹林中,我收起鞋子,静静地坐禅,听着滴水声。高大的松树上,残留的松子悄然落下,深井里,冰冻的痕迹显露出来。停止了敲击的磬声,微风吹动树枝,屋顶悬挂的灯光映照着白雪。何时能邀请我在此宿住,乘着月光在空中漫游呢?
诗中体现了道教和禅宗的思想,尤其是在“安禅”和“乘月”这些意象中,表达了诗人对安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怀。
作者介绍:郎士元,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季,诗人寄情于寒竹、松树以及寺院的宁静,表现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是一首描写冬季寒冷夜晚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对话。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进入竹林后的宁静,收起鞋子,意味着一种虔诚和对环境的尊重,坐禅的状态既是对外界的屏蔽,也是对内心的探寻。接着的两句则通过高松的落子和深井的冰痕,展现了冬季的凛冽和孤寂,给人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感觉。
而后两句转向寺院的内部,打破了外界的冷酷,描述了风吹动树枝和屋内灯光的温暖,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递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人的期盼,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何当招我宿”更是直白地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希望能够在这个宁静的地方共度美好时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冬夜竹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安禅”指的是什么?
A. 坐禅
B. 读书
C. 游玩
“何当招我宿”中的“宿”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住宿
C. 休息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冬季的寒冷?
A. 寒竹
B. 深井冻痕
C. 高松残子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