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8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狂风驱动着急促的雨水洒落在高高的城墙上,乌云压顶,偶尔传来轻微的雷声。雨过之后,不知道那龙在何处,四周的池塘里,草色青青,万千青蛙齐声鸣叫。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见长,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农耕时期,降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通过描绘一次大雨的场景,反映出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这首诗以描写大雨为主线,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以“风驱急雨洒高城”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场景,狂风与急雨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力量。接着,“云压轻雷殷地声”中的“轻雷”与“殷地声”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宁静,展现出雨中自然的和谐与变化。
最后两句转而思考雨过后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不知龙去处”表现了对于自然力量的思索,而“一池草色万蛙鸣”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欢快。全诗在描写中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大雨带来的自然景象,探讨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一池草色万蛙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天气情况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夜喜雨》相比,刘基的《五月十九日大雨》侧重于描绘暴雨的气势与生机,而杜甫的诗则更加细腻地体现了春雨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象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