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0:4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45:53
莫把夭妍等重轻,赋成千韵况难名。
看来好处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
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
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
不要将花卉的娇艳与美丽轻易地比较,赋诗成句千般难以命名。
看似美好的事物并非仅因外表,怎敢在春天来临前就显得情深意重。
可惜岁月不再,无法如昔日那样纵情吹笛,
但如今仍想趁时机做一碗美味的羹汤。
清雅的标准和实用的价值,何人能真正领会,只能与宋广平相比。
曹彦约,字毓之,号常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见梅有感》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梅花的观赏,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
《见梅有感》以梅花为切入点,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首句“莫把夭妍等重轻”便指出了审美的主观性,强调不应只看花的外表,而要关注其内在的价值。接下来的“赋成千韵况难名”则表达了诗词的丰富与复杂,面对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其真谛。
诗中对梅花的欣赏不止于其颜色之美,更在于其在春前的坚韧与情感的寄托,表明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再者,“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诗人感叹年华已逝,无法再如昔日那般轻松自由地享受生活,但仍有一颗想要把握时光的心,试图在平淡中寻找美好。
最后的“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则是对自我价值的探讨,诗人将自己与宋广平相比,展现出一种清雅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莫把夭妍等重轻”意为?
A. 不要轻易比较美丽
B. 不要看重内在
C. 不要欣赏花
D. 不要在意他人
诗中提到的“宋广平”指的是?
A. 一位商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画家
D. 一位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