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9:28
《江城子慢 和癸叔滕王阁晚眺均》
作者:胡先骕
远鸿影明灭。
迷暗渚芦花乱晴雪。
练波阔,烟岚拥,
画出西山重叠。
听鸣咽。
江水滔滔流恨去,
秋涛涌林端摇淡月。
古今剩付危楼,
经兴废,记离别。
凄清霜枫战叶。
沐衔山夕照,
红似鹃血。
几消歇,
词仙渺赋笔凭教争说,
笑华发。
轻换悲欢人易老,
惊弹指风花千万劫。
望穷天际归舟,
总心如结。
这首词描绘了远方鸿雁的影子时隐时现,迷雾中的芦苇花像是打乱了晴雪的宁静。宽广的波浪,烟雾缭绕,勾勒出重叠的西山。耳边传来哀鸣声,江水滔滔不绝,流淌着对过去的遗恨,秋天的波涛在林边涌动,淡淡的月光摇曳。古今的兴衰都留给这危楼,回忆着离别的情景。霜天的枫叶凄清而战栗,沐浴在山间的夕照中,红色如同杜鹃的鲜血。多少次的消逝,词仙的渺远,赋诗的笔触难以争辩,笑看白发。悲欢交替,人易老,惊叹指间的风花已经经历了无数的劫难。望向天际,归舟的身影,心中却如绳结般缠绕。
胡先骕(1879-1935),字子云,号南洲,近现代著名词人,精通诗词、书法,曾任职于教育界。其词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此词写于晚秋时节,作者在滕王阁游览,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的沉淀,感慨万千。时局动荡,作者借景抒怀,反映了对历史兴衰、个人离别的思考。
这首词以其精妙的意象和缠绵的情感引人深思。开篇的“远鸿影明灭”便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远方的鸿雁似乎带来了离别的讯息。这种对离别的感慨贯穿全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尤其是“江水滔滔流恨去”,将个人情感与江河的流动紧密相连,暗示着岁月无情,带走了无数的回忆。后面的“古今剩付危楼”更是通过历史的兴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个人的离别与历史的变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壮的情感。
此外,诗中多次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如“霜枫战叶”和“红似鹃血”,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也增强了情感的张力。整首词在音韵和节奏上也十分和谐,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离别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怀。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红似鹃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江水滔滔流恨去”表达的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