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

时间: 2025-05-22 15:46:57

诗句

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

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

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

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

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

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

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

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

安邑乏主人,临卬多客子。

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

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46:57

原文展示: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 何逊 〔南北朝〕

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 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 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 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 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 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 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 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 安邑乏主人,临卬多客子。 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 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

白话文翻译:

我这疲惫的身体不自量力,温暖的腹部没有恒定的打算。 不能守护自己的封地和种植,怎能保持廉洁和羞耻心。 一经别人的言语,三个冬天也只是徒劳的嬉戏。 虚信那苍苍的天色,未能探究深奥的道理。 得到那些固然是应该的,失去也是有原因的。 常说厌倦了四壁之内,自觉地轻视千里之外。 日暮时分偶尔望向远方,山川空自美丽。 归飞的鸟儿在天际消失,云雾在江边升起。 安邑缺乏主人,临卬多是客子。 每个乡村自有其风俗,每个地方都是城市。 所见之处没有故人,含意终究如何表达。

注释:

  • 疲身不自量:形容自己身体疲惫,却还不自量力。
  • 温腹无恒拟:比喻心中没有长远的打算或计划。
  • 守封植:守护自己的封地和种植的作物。
  • 固廉耻:保持廉洁和羞耻心。
  • 一经可人言:一经别人的言语。
  • 三冬徒戏尔:三个冬天也只是徒劳的嬉戏。
  • 虚信苍苍色:虚信那苍苍的天色。
  • 未究冥冥理:未能探究深奥的道理。
  • 得彼既宜然:得到那些固然是应该的。
  • 失之良有以:失去也是有原因的。
  • 常言厌四壁:常说厌倦了四壁之内。
  • 自觉轻千里:自觉地轻视千里之外。
  • 日夕聊望远:日暮时分偶尔望向远方。
  • 山川空信美:山川空自美丽。
  • 归飞天际没:归飞的鸟儿在天际消失。
  • 云雾江边起:云雾在江边升起。
  • 安邑乏主人:安邑缺乏主人。
  • 临卬多客子:临卬多是客子。
  • 乡乡自风俗:每个乡村自有其风俗。
  • 处处皆城市:每个地方都是城市。
  • 所见无故人:所见之处没有故人。
  • 含意终何已:含意终究如何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旅途的疲惫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旅途中经过诸暨县,下到浙江时所作。诗中透露出他对旅途的疲惫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中“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则反映了他对个人品德和责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体疲惫,心中没有长远的打算。
  2. “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诗人反思自己未能守护自己的封地和种植,怎能保持廉洁和羞耻心。
  3. “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诗人认为别人的言语对自己影响不大,三个冬天也只是徒劳的嬉戏。
  4. “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诗人虚信那苍苍的天色,未能探究深奥的道理。
  5. “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诗人认为得到那些固然是应该的,失去也是有原因的。
  6. “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诗人常说厌倦了四壁之内,自觉地轻视千里之外。
  7. “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诗人日暮时分偶尔望向远方,山川空自美丽。
  8. “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诗人描绘归飞的鸟儿在天际消失,云雾在江边升起的景象。
  9. “安邑乏主人,临卬多客子”:诗人描述安邑缺乏主人,临卬多是客子的情景。
  10. “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诗人指出每个乡村自有其风俗,每个地方都是城市。
  11. “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诗人表达所见之处没有故人,含意终究如何表达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疲身不自量”比喻自己身体疲惫,“温腹无恒拟”比喻心中没有长远的打算。
  • 拟人:如“山川空信美”将山川拟人化,表达山川空自美丽的意境。
  • 对仗:如“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对仗工整,表达得失的哲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疲身:象征诗人的疲惫和无力。
  • 温腹:象征诗人的内心和情感。
  • 山川:象征自然景色和旅途的艰辛。
  • 归飞:象征归乡的愿望和无奈。
  • 云雾:象征世事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疲身不自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信 B. 疲惫 C. 迷茫 D. 喜悦
  2. “温腹无恒拟”中的“温腹”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腹部 B. 内心的情感 C. 长远的打算 D. 身体的舒适
  3. 诗中“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个人品德 B. 旅途的艰辛 C. 自然景色 D. 故乡的思念
  4. “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旅途的厌倦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人生的迷茫 D. 对世事的感慨

答案:

  1. B. 疲惫
  2. B. 内心的情感
  3. A. 个人品德
  4. A. 对旅途的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登高》:表达了对旅途的疲惫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何逊《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何逊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旅途的疲惫和对故乡的思念,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何逊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内阁赏芍药 其一 中元陪祀山陵有述 早朝遇雨道中即事 绵山怨 送王祭酒先生还南京 柯敬仲墨竹 草庐三顾图 徐州新洪诗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十四 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缭眺 矛字旁的字 土耳其鸡 原起 彼唱此和 米字旁的字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信而有征 不拔之策 麥字旁的字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心神专注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整整截截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包含敲的词语有哪些 见开头的成语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