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1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13:55
冬学晚,弦诵在南邻。
快雪萧萧偎冻雀,
落梅香里证闻根。
何地不程门。
冬天的学习已经很晚,邻居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纷纷扬扬的雪花萧萧而下,冻得小鸟依偎在一起,
梅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让人感受到生机的迹象。
哪里没有通往求知的门呢?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仍能绽放的生命力。本诗通过描绘冬天的场景,寓意在逆境中追求知识和美好的精神。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以清新雅致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生活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许多文人都在寒窗苦读,诗中表达了对学习的执着以及在寒冷中追求知识的精神。
这首诗以清冷的冬天为背景,透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学习精神和对生命的感悟。开头的“冬学晚”便让人感受到寒冷与孤独,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读者却能体会到一种温暖的力量。诗中提到的“小鸟”和“梅花”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坚韧,尽管环境恶劣,依然能够找到美好和生机。诗的最后一句“何地不程门”,既是对学习的渴望,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写冬日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在逆境中不懈追求知识和生命的坚韧精神。
诗词测试:
“冬学晚”中的“晚”指的是:
A. 时间晚
B. 学习晚
C. 黑暗
“快雪萧萧”的“快”意为:
A. 慢
B. 轻
C. 下得快
诗中提到的“程门”象征:
A. 生活
B. 学习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