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1:07
短榻横清暇,南山过雨痕。
薰风生草末,积水浸云根。
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
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
在清闲的日子里,短榻横放;南山的雨后留下了痕迹。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草丛,积水浸润着云根。
蕙兰的思绪在虚空中飘荡,菱歌在酒樽旁回响。
只知道真正的快乐在于彼此的相忆,又有谁能诉说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蕙思”、“瑶瑟”等词语常用于古诗中,象征高雅的情感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孙伟,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象的构建。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闲适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宁静的描绘,表现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思考。
《四景 其二》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思考与感悟。首联通过“短榻横清暇”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诗人正躺在床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静谧的环境。接下来的“南山过雨痕”则引入了自然的变化,山上的雨后痕迹,既是物象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显示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通过“薰风生草末,积水浸云根”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温暖的春风和积水的景象不仅传递出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接下来的“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则引入了音乐与饮酒的意象,蕙兰的思绪与菱歌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真正的快乐在于彼此的相忆,而对于这种快乐的表达,谁又能说得清呢?这句结尾既是对友人间情谊的珍视,也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欣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闲暇”与“相忆”展开,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与生活场景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短榻横清暇”意指:
A. 忙碌的状态
B. 悠闲的生活
C. 悲伤的情感
答案:B
“南山过雨痕”中的“雨痕”象征: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变化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在于: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孙伟的《四景 其二》更多地强调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酩酊。两者都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心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