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江南七章 其六》

时间: 2025-07-28 09:40:07

诗句

风乍起,潮涨月平沙。

今夜细怜江上月,几时同折月中花。

恨在水之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40:07

原文展示:

风乍起,潮涨月平沙。
今夜细怜江上月,
几时同折月中花。
恨在水之涯。

白话文翻译:

风忽然起,潮水上涨,月光照在平坦的沙滩上。
今晚我细细怜惜江上的月亮,
不知道何时才能和你一起折下月中盛开的花。
心中的恨意在水的尽头。

注释:

  • :突然、忽然。
  • 潮涨:潮水上涨。
  • 平沙:平坦的沙滩。
  • 细怜:细心地怜惜、爱护。
  • 折月中花:指月亮下的花,寓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恨在水之涯: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与遗憾。

典故解析:

"月中花"可以理解为月亮下的花朵,象征着美好而难以触及的事物,常用来表达对理想或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三苏,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浓厚的抒情和人文关怀,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渗透着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忆江南七章 其六》是梁三苏在描写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时,展现出他独特的诗意。全诗以“风乍起”开篇,描绘出了一幅江南夜晚的图景:微风拂面,潮水上涨,月光洒在沙滩上,显得宁静而又美丽。诗中使用了“细怜”一词,传达出诗人对江上月色的怜爱之情,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几时同折月中花”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心中所爱之人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的期盼,寄寓着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憧憬。最后一句“恨在水之涯”,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恨意不仅是对距离的叹息,更是对无法相聚的深切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的思索,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乍起,潮涨月平沙

    • 描述自然景象,风和潮水的变化,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氛围。
  2. 今夜细怜江上月

    • 表达对月亮的疼爱与怜惜,表现出细腻的情感。
  3. 几时同折月中花

    • 反映对心上人的思念,渴望与其共享美好的时光。
  4. 恨在水之涯

    • 表达对距离的无奈与遗憾,情感深沉而浓烈。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如“细怜”,使月亮显得更加温柔动人。
  • 对仗:例如“风乍起,潮涨”,体现出诗词的对称美。
  • 象征:月中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美丽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相聚的无奈与遗憾,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与生命的气息。
  •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周期性。
  • :象征着美好、宁静与思念。
  • :代表着爱情、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 水之涯:象征着遥远与不可触及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乍”字的意思是: A. 突然
    B. 轻轻
    C. 深深

  2. “几时同折月中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大自然的赞美

  3. “恨在水之涯”中的“恨”字可以理解为: A. 喜欢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梁三苏的《忆江南七章 其六》更倾向于描绘江南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两首诗都运用了月亮作为意象,但情感的基调有所不同,梁三苏更侧重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充满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
  • 《江南水乡的文化意象》

相关查询

退居漫题七首 诗品二十四则。疏野 暮春对柳二首 诗品二十四则。缜密 春中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山中 送道者二首 率题 漫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市井无赖 至公无私 声誉大振 付诸度外 不堪其忧 丑态尽露 提手旁的字 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忙里偷闲 鹿胎巾 包含摇的词语有哪些 正理平治 馬字旁的字 一碗水端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