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诗品二十四则。疏野》

时间: 2025-04-26 22:37:45

诗句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

拾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

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45

原文展示: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
拾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
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所居住的地方是由他的性情所决定的,真正的内心追求是不被拘束的。拾取自然的财富,随意而乐,似乎不需要约定。作者在松树下建造房屋,脱下帽子静心读诗。他只知道日出日落,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如果心情愉悦,何必强求去做什么呢?如果一切顺其自然,如此便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唯独,只有。
  • 性所宅:性情所居住的地方,比喻内心的栖息之所。
  • 真取:真正的追求。
  • 弗羁:不被束缚。
  • 拾物自富:从自然中获得财富。
  • 与率为期:与自然随意约定。
  • 筑屋松下:在松树下建屋。
  • 脱帽看诗:脱去帽子,静心看诗。
  • 倘然:假如。
  • 适意:心情愉快,随意。
  • 天放:自然放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隐含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提倡自然无为,顺其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长,唐代诗人、文人,生于公元837年,卒于910年。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而闻名。司空图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闲适和豁达的情感上。

创作背景: 《诗品二十四则》是司空图在对诗歌理论进行探讨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诗歌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心灵自由的向往。此诗反映了他在山水之间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疏野》是一首充满自然情怀的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脱。诗的开头“惟性所宅,真取弗羁”,强调了内心自由的重要性,反映出一种道家哲学思想,主张人应追随自己的本性,而不是受外界的拘束。接着,诗人通过“拾物自富,与率为期”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了内心的富足并不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积累。

在“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中,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闲适生活状态,松树象征了自然的宁静,而脱帽则是一种放下世俗身份的象征,显示了诗人对诗歌的专注与热爱。“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则表现了在这种悠闲生活中时间的流逝变得无关紧要,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两句“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则进一步强调了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心情愉悦不需要强求任何事情,若能够顺其自然,便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与淡然,既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强调内心所居住的地方是由本性所决定,真正的追求是自由无拘束的。
  2. 拾物自富,与率为期:从自然中获取财富,心灵富有而随意而乐。
  3.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在松树之下建造房屋,脱下帽子,沉浸在诗的世界里。
  4.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只知道日出日落,而不在意具体的时间。
  5.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如果心情愉快,何必强求去做什么呢?
  6. 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如果一切顺其自然,便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性所宅”比喻为心灵的栖息之所。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如“惟性所宅,真取弗羁”。
  • 排比:如“但知旦暮,不辨何时”通过排比强调时间的无关紧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追求内心自由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本性和内心的真实。
  • :象征自然与宁静。
  • 帽子:象征世俗身份的放下。
  • :象征精神的追求与文化的沉淀。
  • 旦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常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句表达了内心追求的自由? A. 拾物自富
    B. 但知旦暮
    C. 惟性所宅

  2. 作者在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自然
    C. 权力

  3.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意指: A. 强求去做事情
    B. 随心所欲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了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二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豪放,侧重于自然壮丽的景象和豪情,与司空图的淡泊心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品注释与评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游白鹤山 隐甫圣可子仪同游宝莲分韵得郭字 遗夔门故书 阳春曲 宴林简州桃园 行遇小雨 新居凿井饮之味殊清胜因成一首 谢素师惠二石 谢景濬卿东州名士未曾倾盖因僧悟策有诗寄余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抃风舞润 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推贤扬善 折笄之杖 唇开头的成语 妇姑勃豨 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屈势穷 庶女叫天 半亩方塘 反文旁的字 璜宫 五雷轰顶 乚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倚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