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7:38
重寄虬上人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一作云峰别,三看花柳朝。
青山隔远路,明月空长霄。
鹊浴西江雨,鸡鸣东海潮。
此情劳梦寐,况道双林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虬上人的深切思念。在云峰别离时,我三次看见花柳满朝的美景。遥远的青山阻隔了我与故人的路,明亮的月光高悬于长空,显得如此空旷。西江的雨水让喜鹊沐浴,东海的潮声伴随着鸡鸣。这样的情感让我在梦中也难以安眠,更何况那双林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虬上人别离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在这个时期,文人常常借景抒情,以自然之美反映内心的感受。
《重寄虬上人》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孤独感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云峰别”引入别离的情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三次“看”字的重复,突显了诗人对花柳美景的眷恋,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青山与明月,构成了一个遥远而空旷的意象。青山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明月则象征着思念的情感在高空中游荡,难以触及。诗人在此刻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孤独。西江的雨,鸡鸣的潮声,构成了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暗示着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寂静。
最后一句“此情劳梦寐,况道双林遥”,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在梦中劳苦思念,更因“双林遥”而感受到距友人的距离之遥,心中的愁苦与孤独感加深。整首诗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的表达,运用自然景象表现内心情感,揭示出人际关系中的距离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A. 美好
B. 障碍
C. 快乐
答案:B
“明月空长霄”中“空”字有什么含义?
A. 充实
B. 孤独
C. 明亮
答案:B
诗人对虬上人的感情是:
A. 忘却
B. 思念
C. 喜欢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重寄虬上人》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王维更多地强调了送别的情景与感伤,而储光羲则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