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34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在大堤的欢乐处,车马奔腾而过。
年年春草生长,正是踏青的二三月。
王孙携带着珠玉弹琴,游女则骄傲地展示着她们的罗袜。
如今手牵手却不能一起,江边的花儿又为谁而绽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王孙和游女的描写,带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反映出当时贵族与平民的生活状态,表现了春游时的欢快气氛,同时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桐隐,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襄阳。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反映自然美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游春之际,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春游时的欢快与伤感交织的情感。
《大堤行》是一首描绘春日游玩的诗,开头通过“车马相驰突”展现了热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随着“岁岁春草生”的描写,诗人将视线引向春天的循环,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万物复苏的美好。
然而,随着最后两句的转折,诗歌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携手今莫同”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无奈,虽然春天的花儿依旧绽放,但“为谁发”却暗含了对失去的感慨与思念。这种喜悦与忧伤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欢愉之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体现了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隐逸”情怀。
逐句解析: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描述大堤上游玩的热闹场景,车马奔腾,充满生机。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反映春天的到来,春草年年生长,踏青的习俗也随之而来。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描绘王孙和游女的形象,展示了他们的风采与骄傲。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慨,虽然春花盛开,却无法与心爱的人一起分享。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游的快乐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友情的惋惜,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谁?
a) 平民
b) 贵族后代
c) 农民
“携手今莫同”中的“携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相和歌辞·大堤行》的详细解析,涵盖了原文展示、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