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时间: 2025-05-20 12:12:24

诗句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12:24

原文展示: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作者: 晏殊 〔宋代〕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上,西风急促地吹来,伴随着暮蝉的鸣叫。
昨夜的清露使得红莲湿润。
稍稍停留,归骑催促着歌筵的欢乐。
为了告别,别再推辞那金盏美酒。
清晨时分,必须靠近那玉炉的烟火。
不知道再相会要等到哪一年。

注释:

  • 湖上:指湖面,描绘出自然环境。
  • 西风:西方的风,常与秋季联系,意味着季节的变迁。
  • 急暮蝉:急促的蝉鸣,暗示着秋天的来临,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 清露:夜晚凝结的露水,表现出清新湿润的气氛。
  • 红莲:红色的莲花,象征着美丽和短暂。
  • 归骑:归家的骑士,代表即将离去的人。
  • 歌筵:歌唱的宴席,表达欢聚的场景。
  • 金盏酒:象征着美好的酒,代表着友情和欢聚。
  • 玉炉烟:用玉制的香炉,指代清晨的烟雾,象征着清晨的气息。
  • 重会:再次相见,表达对未来相会的期待与不确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晏殊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精致的意象而闻名,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们追求诗词的高雅与精致。此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们热衷于聚会、唱和,诗词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而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正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

诗歌鉴赏: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是晏殊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厚的情感。词的开篇“湖上西风急暮蝉”,即刻引入读者进入一种特定的氛围:西风萧瑟、蝉声凄凉,暗示着秋天的来临,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夜来清露湿红莲”,通过清露滋润的红莲,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美感,与前面描写的萧瑟形成对比,突显出生与死的交替。

“少留归骑促歌筵”一句,描绘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美好回忆的留恋。这里的“归骑”象征着即将离去的人,正是这种离别的情绪,让人倍感珍惜眼前的欢聚时光。而“为别莫辞金盏酒”,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即将分别的无奈之情。酒是欢聚的象征,在此刻更显得意义深重。

最后两句“不知重会是何年”,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慨。未来的相会充满不确定性,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整首词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晏殊对人生、自然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上西风急暮蝉:描写湖面上吹来的西风,伴随着急促的蝉鸣,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
  2. 夜来清露湿红莲:夜间的露水使红莲显得更加湿润,表现出自然的清新。
  3. 少留归骑促歌筵:骑士们即将归去,催促着歌唱的宴席,暗示着离别的情绪。
  4. 为别莫辞金盏酒:为了告别,劝告朋友不要推辞美酒,珍惜当前的相聚。
  5. 入朝须近玉炉烟:早晨时分,建议靠近香炉的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6. 不知重会是何年:对未来再相见的无奈与不确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如“金盏酒”比喻友情。
  • 拟人:西风与蝉声带有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归骑促歌筵”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着季节更替,暗示着生命的流逝。
  2. 暮蝉:代表生命的短暂与哀伤。
  3. 清露:象征着清新与纯洁,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4. 红莲:美丽而短暂的生命,代表青春和美好。
  5. 金盏酒:象征着欢乐、友情与离别时的珍惜。
  6. 玉炉烟:代表着清晨的宁静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离别的感伤? A. 湖上西风急暮蝉
    B. 不知重会是何年
    C. 入朝须近玉炉烟
    D. 夜来清露湿红莲

  2. 填空题:诗中“金盏酒”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西风”是指春风。(对/错)

答案:

  1. B
  2. 友情与欢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晏殊《浣溪沙》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晏殊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象,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晏殊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翻襪庵夜坐闻雨 绿萼梅 秋前三日大雨 嘲峡石 去年多雪苦寒,梅花遂晚,元夕犹未盛开 冬祠太乙六言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次韵宣州西园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 嗅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无公车 乛字旁的字 明德慎罚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攴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包含磋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三轮车 意状 走字旁的字 弭耳受教 招兵买马 反犬旁的字 尖担担柴两头脱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发利市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包含熏的词语有哪些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