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7:37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作者:孟浩然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人曾想在一处小丘上安卧,但三条小径上却没有什么可供依赖的资源。北方的土地并不是我所愿望的地方,而东边的林子让我怀念我的老师。黄金的桂花已经燃尽,壮志在岁月中逐渐衰退。傍晚时分,凉风吹来,听到蝉鸣更加增添了我的悲伤。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其诗歌以清新自然、含蓄深远著称,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孟浩然晚年,正值秋天,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师友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想要寻求宁静的栖身之所,但却发现周围的环境并不支持他的愿望。接下来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故土的排斥以及对老师的怀念,显示出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
而后两句“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桂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与理想的消逝,诗人壮志未酬的失落感愈发显得沉重。最后一句“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凉风和蝉鸣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更加深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人希望在何处安卧?
A. 小丘
B. 大树下
C. 河边
D. 山顶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东林”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片树林
C. 一条河
D. 一座庙宇
答案:B
诗人对北方的态度是?
A. 向往
B. 排斥
C. 喜欢
D. 无所谓
答案:B
王维《山居秋暝》: 两首诗都是描绘秋天的景象,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孟浩然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