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41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光忽然在西边落下,
池中的明月渐渐从东边升起。
我披散头发,享受着傍晚的凉爽,
推开窗户,悠闲地躺在宽敞的房间里。
荷花的清风送来阵阵香气,
竹叶上的露珠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想拿起琴来弹奏,
却恨没有知音来欣赏。
因此我怀念故人,
在半夜的梦中辗转反侧。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生于襄阳,后移居长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此诗创作于夏日的南亭,作者在这里享受宁静的夜晚,内心却思念远方的朋友辛大。孟浩然与辛弃疾(辛大)是好友,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抒情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用“山光”和“池月”相对比,展示了日落与月升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散发”和“开轩”来表现他放松的心情,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悠闲。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夜晚的清新与静谧。荷花的香气与竹叶的露珠声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然而,诗人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却感到孤独,想要弹琴却无知音可赏,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在夜深人静时,友人的身影在他的梦中徘徊,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在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却感到孤单,渴望有知音人分享这一美好时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池月”是指什么?
A. 水中的月亮
B. 池塘的香气
C. 月亮在山上
填空题:诗中提到“恨无知音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是相互呼应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