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时间: 2025-04-28 23:40:52

诗句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

正闻鼓角波动摇,齐山舞翠挹迢嶢。

郭西猛虎夜莫入,太守号令如怒飚。

长戈椿尔喉,长刀断尔腰。

牙兵将吏无敢嚣,新威烈烈野火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0:52

原文展示

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梅尧臣 〔宋代〕)

秋江渺然生寒潮,
北风吹帆上青霄。
旗脚舒舒战红鬣,
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
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
溪口直入当高谯。
正闻鼓角波动摇,
齐山舞翠挹迢嶢。
郭西猛虎夜莫入,
太守号令如怒飚。
长戈椿尔喉,
长刀断尔腰。
牙兵将吏无敢嚣,新威烈烈野火烧。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江水渺茫,带来一阵寒潮,北风吹动着帆船,直上青天。战旗在风中轻舒,红色的鬣毛随风舞动,旗心闪烁着黑色的雕纹。桅杆下,年轻的水手敲响金铙,屋顶上,乐师吹奏着紫色的箫声。岸边的舟人仰望船只,纷纷鞠躬致敬,溪水直流,通向高高的楼阁。鼓声和号角声在波浪中起伏,齐山的翠色在远方舞动。郭西的猛虎夜晚不要侵入,太守的命令如同怒风呼啸。长戈能刺穿你的喉咙,长刀能割断你的腰身。牙兵和将吏无人敢逞凶,新的威势如烈火般燃烧。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渺然:微小而遥远的样子。
  2. 寒潮:寒冷的潮水。
  3. 飞帆:飞扬的帆。
  4. 旗脚、旗心:战旗的边缘和中心部分。
  5. 鸾僮:古代乐器演奏者。
  6. 鼓角:鼓和号角的声音。
  7. :引导、扶助的意思。

典故解析:

  1. 郭西猛虎:用猛虎比喻敌人,暗指夜晚的危险。
  2. 太守号令:指地方官员发出的命令,体现权威和对社会的管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洪宸,号拙斋,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王微之赴任池州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惋惜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是一首描绘秋江景色和送别情谊的诗。整首诗气氛开阔,描绘了北风吹动帆船的壮丽场景,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诗人用“秋江渺然生寒潮”开头,引入了秋天的寒意,营造了一种既清新又略显忧伤的气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岸傍舟人望且拜”,表现了江边人们对王微之的敬意,进一步增强了送别的情感。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送别,也隐含了对江湖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江渺然生寒潮:描绘了秋天的江面,寒潮袭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北风吹帆上青霄:北风劲吹,帆船在蓝天中飞扬,象征着希望与远行。
  3. 旗脚舒舒战红鬣:战旗在风中轻扬,红色的鬣毛随风飘动,体现出战斗的气氛。
  4. 旗心闪闪交皂雕:战旗的中心闪烁着黑色的雕纹,暗示着战斗的力量与荣耀。
  5. 樯下健儿发金铙:年轻的水手敲响金铙,表现了他们的活力与勇气。
  6. 屋上鸾僮鸣紫箫:乐师在屋顶演奏紫色的箫声,增添了送别的乐趣与情调。
  7. 岸傍舟人望且拜:岸边的舟人仰望船只,纷纷致敬,表现了对王微之的尊重。
  8. 溪口直入当高谯:溪水流向高阁,象征着前方的希望与目标。
  9. 正闻鼓角波动摇:鼓声与号角声在波浪中起伏,表现了送别时的激动与庄重。
  10. 齐山舞翠挹迢嶢:齐山的翠色在远方舞动,与送别的情感相呼应。
  11. 郭西猛虎夜莫入:警告夜晚的危险,暗示对未来的担忧。
  12. 太守号令如怒飚:太守的命令如同怒风,体现了地方官员的威严。
  13. 长戈椿尔喉,长刀断尔腰:展现出战斗的决绝与勇猛。
  14. 牙兵将吏无敢嚣:士兵与将领在新威势面前无不谨慎。
  15. 新威烈烈野火烧:新的权威如同野火般猛烈,象征着强大的统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郭西猛虎”比喻敌人。
  • 拟人:如“鼓角波动摇”,赋予声音以生命。
  • 对仗:如“长戈椿尔喉,长刀断尔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2. 北风:象征着挑战与变化。
  3. 战旗:象征着勇气与斗志。
  4. 鼓角:象征着号召与团结。
  5. 猛虎:象征着潜在的危险与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风”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挑战
    • C. 安静
  2. 诗中“岸傍舟人望且拜”描绘了什么情景?

    • A. 舟人们在欢呼
    • B. 舟人们在敬意
    • C. 舟人们在争吵
  3. “长刀断尔腰”中的“长刀”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斗
    • C. 忍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送别诗与李白的《送友人》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朋友的深情寄托,但梅尧臣的诗更注重描绘景象与气氛,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秋夕不寐 和君锡雪后招控春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松江 用韵再呈 送李祠部知滑州 和秉国芙蓉五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规行矩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示字旁的字 出门应辙 西洋记 不依本分 夹片 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良贾深藏 入字旁的字 袍甲 恪勤匪懈 绍兴酒 天理良心 石字旁的字 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