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45
昔尝得圆鲫,留待故人食。
今君远赠之,故人大河北。
欲脍无庖人,欲寄无鸟翼。
放之已不活,烹煮费薪棘。
我曾经获得这圆形的鲫鱼,留着等着我的老朋友来吃。
如今你远道而来赠送给我,而我的老朋友却在大河北。
想要制作鱼肴却没有人来切割,想要寄送却没有鸟儿的翅膀。
放它回水已无法存活,烹煮的话又要耗费薪柴和荆棘。
这首诗中提到的“故人”与“远赠之”可以引申为朋友间的情谊。诗中通过对鲫鱼的描绘,反映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寄寓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云溪,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风格清新、语言简洁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人情,融入个人体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相隔较远时,因鲫鱼而引发的思考,也反映出他对友人聚散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鲫鱼为引子,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首句“昔尝得圆鲫”中,诗人回忆起曾经捕得的鲫鱼,似乎是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接下来的“今君远赠之”则是对现实的描摹,好友虽然远在他乡,却仍寄情于鱼,表明两人之间的情感依旧深厚。
诗中“欲脍无庖人,欲寄无鸟翼”更是展现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焦虑,想要为朋友做些事情却无能为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情感的隔阂。在最后两句,“放之已不活,烹煮费薪棘”中,诗人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既暗喻鲫鱼的生死,也隐喻着人际关系的脆弱和难以把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鲫鱼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生活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脆弱。诗人通过对鲫鱼的描绘,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鱼是什么类型?
a) 鲤鱼
b) 鲫鱼
c) 鳜鱼
答案:b) 鲫鱼
诗中“故人”指的是什么?
a) 亲戚
b) 朋友
c) 陌生人
答案:b) 朋友
“欲寄无鸟翼”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想寄送却无力
b) 感到喜悦
c) 希望飞翔
答案:a) 想寄送却无力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上都涉及对友谊的珍视,但梅尧臣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情感,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