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8: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8:39:29
春游篇二首 其二
作者: 李梦阳
朝游东市陌,暮出北城衢。
夕林何嵚岑,华月耀西隅。
宵征溯皇垣,回策遵玄湖。
春冰日以薄,凫雁聚喧呼。
逶迤浦溆贯,金刹据中区。
前有三石梁,宛若垂虹纡。
却顾云中观,翳翳蔽松榆。
早晨我在东市的街道上游玩,傍晚时分我从北城的街道出来。
黄昏的树林是多么险峻,华丽的月光照耀着西方的角落。
夜晚我顺着皇城的城墙向北行进,回头策马沿着玄湖而行。
春日的冰层渐渐变薄,野鸭和雁群聚集在一起喧闹。
曲折的河岸与水洼相连,金色的寺庙坐落在中心区域。
前面有三座石桥,宛如垂悬的彩虹般蜿蜒而过。
回头望去,云中的观景台隐隐约约,被松树和榆树遮蔽。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场景和意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特别是对自然风景的细腻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李梦阳(公元1573年-1644年),明代诗人,字伯懿,号道山,出生于今湖南省。李梦阳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梦阳游春之际,春游的场景表现了他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明代文人游乐、吟咏的文化习俗。
《春游篇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日游玩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早晨、黄昏、夜晚的景象层层展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开头两句“朝游东市陌,暮出北城衢”,以时间为线索,显示了诗人一整天的游玩过程,给人以鲜活的生活气息。接着,诗人用“夕林何嵚岑,华月耀西隅”描绘了黄昏时分树林的险峻与月光的华丽,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感。
“宵征溯皇垣,回策遵玄湖”则展现了夜间的归途,诗人顺着城墙而行,给人一种宁静与思考的氛围。而“春冰日以薄,凫雁聚喧呼”更是将春日的气息浓烈地传达出来,春冰的融化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凫雁的喧闹则体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状态。
最后两句“前有三石梁,宛若垂虹纡。却顾云中观,翳翳蔽松榆。”则以三石桥的形象作为诗的结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同时也回顾了云中观的隐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春游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人在游玩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春天的希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朝游”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活动?
A. 早晨
B. 黄昏
C. 夜晚
D. 中午
“宛若垂虹纇”中的“虹”指的是什么?
A. 彩虹
B. 河流
C. 山脉
D. 云彩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气息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
A. 春冰、凫雁
B. 雪花、寒风
C. 霜露、秋叶
D. 花香、蝶舞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