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14:03
解连环
此情争托?渐江楼雁断,暮山云邈。
恨妙手难解连环,奈恩怨近来,似深还薄。
倦柳衰荷,忍消受,一天秋索。
怅重逢愿渺,记得那时,遍地红药。
君心可如蕙若。想霜凝月尽,曾倚阑角。
待拼了香坠烟沉,便心字灰成,未肯抛却。
锦被银屏,蓦喜见,春回梅萼。
更何堪,半帘梦影,被风吹落。
这份情感该寄托给谁呢?江边的楼阁上,孤雁已飞断,远处的山云也愈发渺茫。
恨那巧妙的手法难以解开这连环,面对恩怨纠葛,似乎愈发深沉又愈发淡薄。
疲惫的柳树和凋零的荷花,怎能忍受这样的折磨,整天感到秋索的压迫。
对于重逢的愿望愈发渺茫,回想当时,满地都是红色的药草。
你的心可否如蕙兰般柔软?想起那霜凝月尽的时刻,曾倚靠在栏杆上。
我愿拼尽香坠烟沉,便让心中的字迹化为灰烬,却始终不肯放弃。
锦被与银屏,突然看到,春天又回到了梅花盛开的时节。
更何况,这半帘的梦影,已被风轻轻吹落。
周燕婷,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她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解连环》创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正是当代年轻人在情感世界中的普遍体验。
《解连环》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感受。开头的“此情争托”便引入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于情感寄托的困惑。之后,诗人通过“渐江楼雁断,暮山云邈”展现了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氛围,孤雁的飞离象征着情感的断裂,而山云的渺茫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恨妙手难解连环”一句,体现了情感纠葛的复杂与难解,仿佛在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恩怨难分。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倦柳衰荷”展现了诗人对衰败与失落的感慨,这种意象不仅蕴含了对爱情的失去,更传递出一种无奈与疲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提到“遍地红药”,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失去的悔恨。“君心可如蕙若”表达了对爱人心境的期望,蕙兰象征着柔软与纯真,诗人在此寄托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最后以“更何堪,半帘梦影,被风吹落”结束,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失落与对梦境的追忆,诗人如同在梦中徘徊,无法自拔,体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周燕婷成功地将内心的挣扎与对爱情的思考展现给读者,使人能够对此产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反映了当代人在情感世界中的普遍困惑。
“此情争托”的意思是什么?
A. 这份情感该寄托给谁呢?
B. 我对这段感情感到无奈。
C. 我希望重逢。
答案:A
“倦柳衰荷”中“倦”字的含义是什么?
A. 疲惫
B. 美丽
C. 忍耐
答案:A
该诗的中心主题是什么?
A. 对友情的怀念
B. 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如梦令》与《解连环》在情感表达上均有相似之处,前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离别的痛苦,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两者都通过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