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2:48
《柳梢青》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
在屋角的墙隅,闲适的地方,种上两三株花。月夜和晨雾中,影子映入窗户,花香透过肌肤。众多花朵要比起来,瘦弱的儒生怎么能与豪华的宴会相提并论?因缘事情顺心,为花修订历史,从书中记载。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词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风格清新淡雅。
《柳梢青》创作于一个闲适的环境中,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写作时,诗人或许正处于一个宁静的氛围中,感受着自然的魅力,因而产生了这些感慨。
《柳梢青》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提到了种花的地方,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空间,更是心灵的栖息地。屋角的墙隅,象征着一种退隐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安宁。接着,诗人以“月夕烟朝”描绘出一天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影子投射窗户,暗示着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当诗人提到“群芳欲比何如”,他不仅在比较花的美丽,更是在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瘦弱的儒生与丰盛的宴席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癯儒”象征着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中有丰盛的享受,诗人依然更愿意选择那种自然的、真实的美。最后一句“为花修史”,则是诗人将对花的感悟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记载自然之美来传承文化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中提到了哪个场景?
诗人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物质享受?
“因事顺心”表现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