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8: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8:25:10
挽赵虚斋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俱列儒臣侍细毡,各为逐客问归船。
亲贤有诏徵刘向,疏远无人赎史迁。
当日金台诸客散,暮年铁壁几人全。
伤心滴露研朱笔,抱在萤窗雪案边。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与悲伤。诗人在细腻的毡子旁陪伴着儒士们,大家都在关心着客人的归程。亲近贤能的人如刘向受到了朝廷的征召,而被疏远的人像史迁却无人能为其赎回。往日金台上的诸客已经散去,如今年老的铁壁几人还健在。诗人伤心欲滴,手握着朱笔,在萤火虫的窗前,孤独地写着伤感的文字。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骏,号虚斋,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词和诗著称,风格雄浑悲壮,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挽赵虚斋二首》是写给赵虚斋的挽诗,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追忆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赵虚斋是一位有才华的学者,诗人对其的离世感到深深的惋惜。
刘克庄的《挽赵虚斋二首》以其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社会变迁的敏感。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幅集聚儒士的场景,细毡之下,大家在聊送别之事,场景温暖而又有些伤感。这里的“亲贤有诏徵刘向”不仅表达了对有才能之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被疏远者的惋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用“金台诸客散”来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友谊的消逝,曾经相聚的欢乐已成往事,令人心痛。最后两句“伤心滴露研朱笔”,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在写作中倾泻情感,但仍然无法填补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悲伤,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承载着对社会冷暖的感慨,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社会冷暖的感慨,通过描绘生活的变迁和友谊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亲贤有诏徵刘向”主要表达了对谁的尊重?
a) 史迁
b) 刘向
c) 赵虚斋
“伤心滴露研朱笔”中“滴露”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金台”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文人聚集的地方
c)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