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5:31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
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
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
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这首诗表达了对长兄的怀念与哀伤。年幼时,我把木兰视为长兄,如今年老却只能隔着幽暗与明亮的界限相望。空荡荡的生活中,谁还会再讥讽匡鼎的空虚?友爱之间又何曾有过谩骂与屈辱?如今已经服从于世俗的变迁与礼法,圣人尚且要遵循左边的规矩,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追随那些严厉的教诲,何必依赖那蒲草的供奉,松风与溪水的声音自有其清幽之美。
刘克庄(1187—1269),字廷栋,号石庵,南宋诗人,诗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尤其在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方面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首诗是在刘克庄年长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逝去朋友的怀念。诗中通过对长兄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
《哭伯姊二首》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哀悼诗。刘克庄用木兰象征长兄,表达了对过往亲情的眷恋。在诗中,诗人通过与往日的对比,展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的开头便以“幼以木兰为长兄”引入,承载着深厚的亲情与依赖。随后,诗人以“岂堪垂老隔幽明”表达了对长兄的思念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则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认为即使生活中空虚无物,友爱的存在仍然值得珍惜。转折的“服已降期从变礼”让人感受到世俗礼法的压迫,而“圣犹尚左况诸生”则揭示了对道德规范的无奈与屈从。这几句饱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尤其在面对亲人的离去时,愈发显得悲凉。
最后两句“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则是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表明尽管遭遇失落,仍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慰藉。这一情感的转变让整首诗既悲伤又充满希望,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围绕着对亲情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选择题:刘克庄将谁视为“长兄”?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友爱”是受到谩骂的。
填空题:整首诗表达了对____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