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时间: 2025-05-06 15:20:38

诗句

赠半山翁甚美,责临淄公不轻。

大苏肯念旧恶,小宋犹有宿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20:38

原文展示: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赠半山翁甚美,责临淄公不轻。
大苏肯念旧恶,小宋犹有宿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半山翁的赞美,以及对临淄公的批评。大苏(指苏轼)难以遗忘旧日的恩怨,而小宋(指宋之问)仍然沉浸在昔日的醉意中。

注释:

  • 半山翁:指隐居在山中的老者,常被视为高洁、超然的人物。
  • 临淄公:可能指某位公子或名士,临淄是古代齐国的都城,象征着权势和声望。
  • 大苏:指苏轼,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其豪放和深情著称。
  • 小宋:指宋之问,唐代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闻名。
  • 宿酲:指宿醉,形容人因饮酒过度而感到不适。

典故解析:

  • 大苏小宋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两位诗人在面对过往时的不同态度。苏轼在历史上常被誉为“词宗”,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旧友的怀念与感慨;而宋之问则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知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豪放,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现出深刻的社会观察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夜读书籍时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在阅读中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对友情和恩怨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半山翁”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人格,代表了隐逸与高洁,而“临淄公”则暗示了权力与世俗的诱惑。通过对比,诗人对这两种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对清白与高洁的向往。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往往错综复杂,像苏轼那样难以忘怀的旧情与小宋那种沉醉于过往的状态,都是人生常态。整体上,诗歌的情感基调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的渴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赠半山翁甚美:作者赞美“半山翁”,表达了对其高洁人格的钦佩。
  2. 责临淄公不轻:对“临淄公”的行为表示不满,暗示对世俗权力的批判。
  3. 大苏肯念旧恶:指苏轼对旧日情谊和恩怨的深切怀念,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4. 小宋犹有宿酲:小宋仍被过去的醉意所困,表现了对过往的沉迷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半山翁”和“临淄公”的对比,突显了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选择。
  • 隐喻:诗人用“宿酲”隐喻对往事的沉迷,表现出对旧情的留恋。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情感与过去时的复杂心态,表达了对理想化人格的向往和对世俗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半山翁:象征隐逸与高洁。
  • 临淄公:象征权力与世俗。
  • 宿酲:暗示对过去的留恋与沉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半山翁”象征什么? A. 权力 B. 高洁 C. 迷恋

  2. “宿酲”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醉意 B. 乡愁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对友情的深刻描写与刘克庄对人性的探讨,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风格与侧重点。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香山刻石 易箦时作 冬夜宿野人家,床无帏幕,屋破而多风,取积草障之,乃戏曰此汝家草屏风也,索句遂题 梅花 游虞山诸寺 游仙诗十九首 其七 游宣州琴溪同武平一作 游春 奉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閒阁二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包含输的成语 省衣节食 包含锄的成语 能量 军不血刃 兵闻拙速 米课 瘦羊博士 巛字旁的字 自负不凡 韭字旁的字 揽捞 走之旁的字 台安 叮叮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