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0: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02:58
问岳禅师疾
作者:贯休 〔唐代〕
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
道病如金锁,师遭锁锁否。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
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
觉树垂实,魔辈刺疾。
病也不问,终不皴膝。
春光冉冉,不上尔质。
东风浩浩,谩入尔室。
云何斯人,而有斯疾。
世间的病痛像高耸的山岳,世俗的医生对此无能为力。
道理上的病痛如同金锁,您是否也被锁住了呢?
曾经的她,娇嫩如芙蓉,谈论经义仿佛是上主的教导。
苏合香气弥漫在白昼,像天上的花儿翩翩起舞。
觉悟的树上结满了果实,而那些魔鬼却向您施加痛苦。
对您的病痛,我并不想询问,您也不必屈膝求助。
春光悄然流逝,却不愿亲近您的佳质。
东风浩浩荡荡,随意地吹入您的房间。
为何您这样的圣人,竟然有如此的病痛?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著名诗人、禅宗僧人,精通诗文和禅理。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温婉的情感,常常融入佛教思想和个人体验。贯休的诗作在唐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尤其是在表达哲理和情感方面。
《问岳禅师疾》是在一个充满喧嚣和变革的唐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对健康和病痛的探讨,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挣扎,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身心健康的关注。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岳禅师)病痛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贯休的《问岳禅师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而闻名。整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健康与病痛之间的关系,既有对身体状况的关心,也有对内心困惑的反思。诗中开头以“世病如山岳”来形容病痛的沉重,接着又引入“道病如金锁”,突显了精神层面的困扰。
诗的意象丰富,贯休通过芙蓉、苏合、天花等美好的自然景象,形成了与病痛形成鲜明对比的意境。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病痛的沉重,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好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性。
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病”字,似乎在暗示着病痛不仅是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灵的创伤。诗的最后一问“云何斯人,而有斯疾”,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质疑为何如此高尚和智慧的人会遭受病痛,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探讨了健康与病痛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岳禅师的关心,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在质疑生命的意义和高尚人格与病痛的矛盾。
这些意象通过对比和交织,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氛围,让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思。
诗中“世病如山岳”比喻指的是什么?
“东风浩浩,谩入尔室”中,东风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觉树垂实”意指什么?
《问岳禅师疾》与《春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