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59
金缕曲 采石矶
作者: 薛时雨 〔清代〕
采石江边路。截中流危矶孤耸,大江门户。
多少英雄成败事,分付江潮记取。曾听惯连江鼙鼓。
千载战功垂赫赫,常开平远轶韩擒虎。
吞建业,压牛渚。十年群盗纷如鼠。
诸葛君是真名士,手挥白羽。
斥堠至今烽火息,依旧青山绿树。
供过客登临怀古。埋骨诗人同不朽,
恰长江坟傍青莲墓。寻往迹,几倾慕。
在采石江边的道路上,有一座孤独高耸的危矶,仿佛是大江的门户。多少英雄的成败故事,都记载在这江潮之中。我曾经听惯了连绵的鼙鼓声,千年的战功依然辉煌,常常可以提起韩擒虎的传奇。吞并了建业,压制了牛渚,十年来群盗像老鼠一样纷纷扰扰。诸葛亮是真正的名士,他手握白羽扇。自古以来烽火逐渐平息,如今依旧青山绿树。这里供游人登临怀古,埋骨的诗人与青莲墓同样不朽,仿佛在长江的坟墓旁。我寻访过往的踪迹,不禁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薛时雨,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历史人物,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动荡,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对历史英雄的回顾,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金缕曲》以采石矶为背景,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传奇。诗的开头描绘了采石矶的壮丽,孤矗于江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英雄故事。接着,诗人通过回溯历史,提及了诸多英雄人物的成败,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无奈。诗中提到的“连江鼙鼓”与“千载战功”使得历史的回响愈发清晰,仿佛让人听到那激烈的战斗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从历史的沉淀中升华,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的敬仰。特别是提到“埋骨诗人同不朽”,表达了对那些文学与历史巨人的敬仰,强调了文学的永恒与诗人的精神。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还让读者在怀古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流淌着对生命与历史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英雄的赞美,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文化的敬仰。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体现了文学的永恒与人类精神的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缕曲 采石矶》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英雄人物韩擒虎属于哪个历史时期?
诗中提到的“青莲墓”指的是哪位诗人的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