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3:24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
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
陕塞馀阴薄,关河旧色微。
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
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
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
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
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圣明的德行如同天地一样广阔,春华秋实在京城满是生机。
九重宫阙滋润着大地,千里土地上种满了花果。
陕西与塞外的阴影已经消散,关口河流的旧景色也变得微弱。
春风和气在这里滋生,种植使人们心向归来。
春天的露水滋养着嫩枝,秋霜则让果实丰盈。
影子在孩子的伞盖下移动,香气扑鼻而来,沾染了使臣的衣裳。
走入小径迷失了方向,分行通向禁苑的门口。
何时能乘着仙人的车驾,去攀折那奉献的恩泽光辉呢?
郑审(生卒年不详),字子恭,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其诗风多展现自然景色,富有哲理,时而反映社会民生。
此诗写于郑审奉命巡检两京(长安和洛阳)途中,因完成了种植果树的任务而有所感触,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民众安乐的期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两京巡检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社会风貌,展现出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开篇的“圣德周天壤”即以宏大的视野体现出国家的繁荣与德治,接着描绘春天的美好,象征着万物复苏,给人以希望。诗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展现了果树种植的成果,也隐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表现手法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春露”、“秋霜”、“影移”等,传达出时间流转与季节更迭的自然法则,也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尤其是最后一句“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通过仙人和恩泽的意象,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希冀,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和谐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民众安乐的期盼,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圣德周天壤”中的“圣德”指什么?
A. 宗教信仰
B. 圣明的德行
C. 政治制度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九重”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农田
B. 皇宫
C. 镇乡
答案: B
“春露条应弱”的意思是什么?
A. 春天的露水滋润嫩枝
B. 春天的霜冻影响生长
C. 春天的气候恶劣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