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2: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8:22
金缕曲 将有洞庭之游,夜泛石湖作
作者: 戴延介 〔清代〕
征雁飞何处。伴宵长咿哑不断,一枝柔橹。
酒醒衾凉灯更籺,谁问薄寒情绪。
正云水荡成新句。今夜波平风更静,
料水仙不放鱼龙舞。魂梦稳好重作。
湖烟消尽银蟾吐。谢盈盈送我多情无语。
一枕游仙浑不觉,几被灵威邀去。
蓦听得天鸡催曙。不借一双携得否,
待明朝料理登山具。看逸兴,又霞举。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在石湖泛舟的情景。征雁飞向何方,伴随着漫长的夜晚,轻柔的橹声不断回响。酒醒后,床被凉意袭来,灯下的我谁来问我这薄寒的情绪?正当云水荡漾,写下新的诗句。今夜湖面平静,风也轻柔,想必水仙花不会放过舞动的鱼龙。梦中的我稳稳地再度入梦,湖边的烟雾散尽,银色的月亮升起。盈盈送别我多情的无言,一觉醒来,仿佛被仙灵邀请。忽然听见鸡鸣催促黎明,不知是否可以借一双手来携带,待到明天安排登山的用具,看看这逸兴,真是美丽的霞光升起。
作者介绍:戴延介(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婉约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写作于诗人泛舟于石湖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湖面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情怀。开篇以“征雁飞何处”引出思绪,结合夜晚的孤独和自然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酒醒后的凉意,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发深邃。“今夜波平风更静”,湖面如镜,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平和。接着,诗人透过水仙不放鱼龙舞的意象,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最后,诗人听闻鸡鸣,象征着新一天的到来,暗示着生活的继续和希望的重生。全词意境悠远,情感细腻,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征雁”象征什么?
诗人描述的夜晚有什么特点?
“银蟾”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金缕曲》这首词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