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时间: 2025-04-27 06:33:29

诗句

彭城欲往台无檄,初喜东西合为一。

将军走马随春风,精锐千人森尺籍。

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鸣镝。

酒酣起舞花满地,醉倒不听人扶出。

归来相对如梦寐,虎踞熊经苦岑寂。

黄楼方就可同游,饮尽官厨三百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29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作者: 苏辙

彭城欲往台无檄,
初喜东西合为一。
将军走马随春风,
精锐千人森尺籍。
口占佳句惊众坐,
手练强兵试鸣镝。
酒酣起舞花满地,
醉倒不听人扶出。
归来相对如梦寐,
虎踞熊经苦岑寂。
黄楼方就可同游,
饮尽官厨三百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前往彭城的期待。他畅想着东、西两地的融合,显得非常喜悦。接着描述了一位将军骑马随春风而行,身边带着精锐的千人队伍,气势磅礴。作者即兴口占佳句,让众人惊叹,手中练兵试射弓箭。酒酣之际,作者兴致勃勃地在花丛中跳舞,醉倒后不听他人劝扶而出。回到家中,面对景象如同做梦一般,感受到一种孤寂。最后,他提到黄楼建成后,可以与友人同行,畅饮美酒,尽情享受生活。

注释

  • 彭城: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的徐州市。
  • 台无檄:指没有传达命令的台。
  • 合为一:指东、西两岸已经融合。
  • 将军:指有军权的人。
  • 精锐千人:形容军队的强大。
  • 口占佳句:即兴作诗。
  • 酒酣起舞:喝醉后兴起舞蹈。
  • 虎踞熊经:指高大雄伟的地理位置,常用来形容威严和气势。
  • 黄楼:泛指高楼,象征着美好的聚会场所。
  • 三百石:古代的容量单位,通常指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弟苏轼齐名。苏辙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辙应友人梁交左藏之邀而作,表达了他对即将相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是一首充满生动描绘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彭城欲往台无檄”引入,传达出一种即将出发的期待感,接着通过“将军走马随春风”描绘出一种热烈的氛围,展现了军队的气势和活力。诗中通过“酒酣起舞花满地”的场景,描绘了诗人在欢聚时的快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此外,诗中“醉倒不听人扶出”表达了诗人在狂欢之余的放纵和无忧,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无拘无束。最后的“归来相对如梦寐”,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情感。这种对比的情感冲突使整首诗更为深刻,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多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彭城欲往台无檄:欲往彭城,却没有传达的命令,暗示着一种出行的自由。
  2. 初喜东西合为一:初看东、西两地已融合,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3. 将军走马随春风:将军骑马随春风而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 精锐千人森尺籍:千名精锐兵士的威武,展现出军队的强大。
  5. 口占佳句惊众坐:即兴作诗让众人惊叹,表现了诗人的才智。
  6. 手练强兵试鸣镝:练兵试射,显示出对军事的关注。
  7. 酒酣起舞花满地:酒醉之后,诗人兴致勃勃地舞动,象征欢愉。
  8. 醉倒不听人扶出:醉酒后无视他人的劝阻,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
  9. 归来相对如梦寐:回到家中,面对环境如同在梦中,表现出一种恍惚。
  10. 虎踞熊经苦岑寂:形容环境的威严与孤独,深刻感受到内心的寂寥。
  11. 黄楼方就可同游:期待黄楼落成后与友人共饮,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12. 饮尽官厨三百石:畅饮美酒,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军与春风相连,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活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精锐千人”,夸大其词,展现出诗人对军队的赞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欢庆与孤寂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代表欢乐和放松。
  • :象征自由与欢快。
  • 虎踞熊经:象征威严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彭城”指的是哪里?

    • A. 江苏省
    • B. 浙江省
    • C. 河南省
    • D. 四川省
  2. 诗中“将军走马随春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欢快
    • C. 悲伤
    • D. 厌倦
  3. “醉倒不听人扶出”体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失落
    • B. 自由
    • C. 绝望
    • D. 脆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同样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的风格。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但苏轼的作品更为直白,而苏辙则渗透着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宋代文学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诗歌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领悟古诗词的美。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曹腾 杂兴六言十首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挽林进士 前辈 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绝句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二十 长春 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 小劳 题赚兰亭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骄厉 見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捰袖揎拳 赤骨 包含蝇的词语有哪些 默默无语 屮字旁的字 淡结尾的成语 一言为定 目眩心花 秽语污言 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换借 救世济民 弓字旁的字 低头搭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