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29
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作者: 苏辙
彭城欲往台无檄,
初喜东西合为一。
将军走马随春风,
精锐千人森尺籍。
口占佳句惊众坐,
手练强兵试鸣镝。
酒酣起舞花满地,
醉倒不听人扶出。
归来相对如梦寐,
虎踞熊经苦岑寂。
黄楼方就可同游,
饮尽官厨三百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前往彭城的期待。他畅想着东、西两地的融合,显得非常喜悦。接着描述了一位将军骑马随春风而行,身边带着精锐的千人队伍,气势磅礴。作者即兴口占佳句,让众人惊叹,手中练兵试射弓箭。酒酣之际,作者兴致勃勃地在花丛中跳舞,醉倒后不听他人劝扶而出。回到家中,面对景象如同做梦一般,感受到一种孤寂。最后,他提到黄楼建成后,可以与友人同行,畅饮美酒,尽情享受生活。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弟苏轼齐名。苏辙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是苏辙应友人梁交左藏之邀而作,表达了他对即将相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辙的《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是一首充满生动描绘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彭城欲往台无檄”引入,传达出一种即将出发的期待感,接着通过“将军走马随春风”描绘出一种热烈的氛围,展现了军队的气势和活力。诗中通过“酒酣起舞花满地”的场景,描绘了诗人在欢聚时的快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此外,诗中“醉倒不听人扶出”表达了诗人在狂欢之余的放纵和无忧,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无拘无束。最后的“归来相对如梦寐”,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情感。这种对比的情感冲突使整首诗更为深刻,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多元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欢庆与孤寂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彭城”指的是哪里?
诗中“将军走马随春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醉倒不听人扶出”体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同样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的风格。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但苏轼的作品更为直白,而苏辙则渗透着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诗歌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领悟古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