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28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这首诗表达了我和朋友们一同游山的经历。过去常常结交朋友,一同寻访名山大川,既探寻深壑又攀登高峰。可为何今天却忽然陷入了尘世的网中,心中对五岳的崇高境界感到迷茫呢?在青牛的足迹下,白鹿何时能与我同行?游玩时遇到细雨,我想要寻求那幽静绝美的境地,然而这样的妙境恐怕只能留在诗句中传达。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的思想深刻,强调理性与道德,注重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朱熹晚年,正值他对世事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交织之时。游山的经历不仅是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朱熹的这首《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 其二》展现了他在游历山水过程中的哲理思考与心灵感悟。诗中以“结友寻名山”开篇,描绘出与友人一同追寻自然美景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然而,接下来的转折则深刻地揭示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胡为一旦堕尘网”,诗人用“尘网”形象地表达了人生中种种烦扰和束缚,显得尤为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在“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中,诗人用青牛与白鹿的象征,表现了对理想境地的渴望与追求,隐含了对人生理想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妙处只恐诗中传”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境地的向往与无奈,也揭示了诗歌作为心灵寄托的功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山的经历,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牛”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地
C. 友谊
诗人对五岳的态度是?
A. 骄傲
B. 迷茫
C. 不屑
“妙处只恐诗中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美好境地的无奈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