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育王过天童,松林三十里》

时间: 2025-04-26 14:23:35

诗句

竹舆窈窕入萧森,逗雨梳风冷客襟。

翠锦屠苏三十里,不知脚底白云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35

原文展示:

竹舆窈窕入萧森,逗雨梳风冷客襟。
翠锦屠苏三十里,不知脚底白云深。

白话文翻译:

竹舆轻盈地驶入幽深的松林,微雨拂面,凉风梳理着游子的衣襟。
翠绿的屠苏酒飘散在三十里的山水之间,竟然不知道脚下的白云有多深。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舆:竹制的车子,象征轻便与雅致。
  • 窈窕:形容优美、舒展的样子。
  • 萧森:指幽静的松林。
  • 逗雨:轻轻地降雨,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 梳风:如同梳理头发一样,形容风轻柔地拂过。
  • 客襟:游子或客人的衣襟,寓意心情和境遇。
  • 翠锦:指美丽的绿色,形容自然景色。
  • 屠苏:一种酒,通常用于节庆,象征团圆与美好。
  • 白云深:暗指云层深厚,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典故解析:

  • 竹舆:古代文人常用竹舆出游,表现文人雅趣。
  • 屠苏酒:屠苏酒在古代多用于春节,寓意吉祥与团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江苏松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自育王过天童,松林三十里》作于范成大游览天童寺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但文人依然坚守传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此诗以竹舆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在松林中的游览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首句“竹舆窈窕入萧森”,通过“竹舆”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清幽的世界。接着“逗雨梳风冷客襟”,诗人描绘了微雨轻拂和凉风拂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冷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的淡泊与闲适。最后两句“翠锦屠苏三十里,不知脚底白云深”,则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丰盈的屠苏酒,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范成大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舆窈窕入萧森:诗人乘坐竹舆,轻盈地进入松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2. 逗雨梳风冷客襟:微雨轻轻落下,凉风拂面,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闲。
  3. 翠锦屠苏三十里:翠绿的美景与屠苏酒的香气在山水之间弥漫,象征着美好与幸福。
  4. 不知脚底白云深:诗人未曾注意到脚下的白云,寓意着他沉浸在自然之美之中,忘却世俗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诗人心境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对仗:如“逗雨”和“梳风”,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舆:象征轻松、雅致的生活方式。
  • 萧森:幽静的松林,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屠苏:象征团圆与美好,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 白云:象征飘渺、自由,也反映出对生活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舆”最能代表什么?
    A. 重型车
    B. 轻便的交通工具
    C. 船
    D. 马车

  2. “翠锦屠苏”中的“翠锦”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青翠的自然景色
    C. 酒的名字
    D. 竹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自然之美,体现了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范成大的这首诗更显轻松与闲适,而杜甫的作品则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担忧与思考,反映了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情感与思考方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宋宗儒真赞 谢张泰伯惠黄雀鮓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群玉峰 八音歌赠晁尧民 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其二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承示中秋不见月及悯雨连作恐妨秋成奉次元韵 玉泉长老不受承天衬因作颂 画堂春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包含欣的词语有哪些 不亦善夫 血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龝字旁的字 夜静更深 困惑 豸字旁的字 滥巾 巡哨 包含吝的成语 避李嫌瓜 肥甘轻暖 改柯易叶 枝头 知几其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