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5:26
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
身与凫飞仍雁集,心能茅靡亦波流。
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
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拟延驺。
生活中我只占据着水中的小洲,怎会像乘坐木筏一样去追逐那圣人的高峰。
我的身体与野鸭飞翔,依然与大雁聚集在一起,心却能随意飘浮,就像水波一样流淌。
自古杞梓树常被先砍伐,谁说菰蒲能长久留存呢?
乘着兴致,我的家园虽然还未厌倦,因此我移植修竹,打算延续我的悠闲生活。
“杞梓常先伐”出自古代的谚语,意指珍贵的树木常常被优先砍伐,暗示珍惜和保持的困难。而“菰蒲可久留”则表明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倡导新法,力求振兴国家。
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次叶致远韵》是王安石的一首抒怀诗,诗中以水中洲和木筏的意象开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生涯聊占水中洲”自喻,显示出他对名利的淡泊,与自然的亲近。接着,通过“身与凫飞仍雁集”展现了人际关系的融洽,表现了心境的宁静与自由。
后半部分,诗人感叹世事如梦,人生如水流,杞梓树被砍伐,象征着人生的脆弱与短暂,而菰蒲的短命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最后一句“故移修竹拟延驺”,表达了他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象征着清幽与高洁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及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体现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生涯聊占水中洲”意指什么?
A. 生活在高处
B. 生活在水边
C. 生活得很安逸
D. 生活得很简朴
“杞梓常先伐”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A. 生命长久
B. 生命脆弱
C. 生命富贵
D. 生命繁盛
诗中移植修竹的原因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悠闲生活的追求
D. 对朋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