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5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五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溧县初栖凤,金陵复木牛。
重来喜城郭,一夕閟山丘。
终始非无数,东西岂自由。
铭旌二千里,处处哭归舟。
这首诗描写了故人董氏的离世,表达了对故人的追思与哀悼。诗中提到的“溧县初栖凤”指的是在溧县的凤鸟初次栖息,象征着美好的开始,而“金陵复木牛”则暗指金陵的木牛。诗人再次回到熟悉的城郭,心中充满喜悦,但转瞬之间又被山丘的沉静所笼罩。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逝去人生的感慨,尽管生死之间似乎没有无数的选择,但东西走向又如何能真正自由。最后,千里之外的铭旌和哭泣的归舟,传达了无尽的哀伤与怀念。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词,尤其以诗名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挽词是对董氏的哀悼,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缅怀。董氏可能是作者身边的一位朋友或者亲人,诗中通过描绘故地重游与生死之间的思考,展现了人间离别的无奈和对往事的眷恋。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故人董氏的追思,字里行间透着浓厚的哀伤与怀念。诗歌首句以“溧县初栖凤”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故人与自然的和谐,令人联想到故人如同鸟儿般的自由与优雅,然而接下来的“金陵复木牛”则转为对过往时光的唏嘘,暗示着生活的变迁与不再。
重回故地的诗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诗中对“城郭”和“山丘”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生死面前的无奈与感慨。特别是在“终始非无数,东西岂自由”一句中,诗人以哲理性的思考揭示了生命的有限和自由的虚幻,令人深思。
结尾的“铭旌二千里,处处哭归舟”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铭旌的存在象征着对故人的永恒追忆,而“哭归舟”则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无尽哀悼,令人倍感沉重。这首挽词不仅是对董氏的缅怀,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对故人的怀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溧县初栖凤”中的“凤”象征什么?
A. 美好与高洁
B. 生命的短暂
C. 离别的悲伤
答案:A
“铭旌二千里”意指什么?
A. 追思故人
B. 旅行的距离
C. 生命的旅程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金陵”是指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