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6:3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36:48
折桂令二首 其二
问先生不饮何如。一点篝灯,数卷残书。冷却扁舟,闷他五柳,淡杀三闾。太行路都来胸腹。帝京尘满上头颅。睡也忧虞。醒也忧虞。不得酕醄,怎便糊涂。
问您先生不饮酒的话,如何呢?就像一点篝火的灯光和几卷残破的书籍。小舟已经冷却,心中闷闷不乐,五柳的幽思淡淡无味。太行山的道路在我心中翻涌,帝京的尘埃满头飘落。睡着也忧虑,醒着也忧虑。没有美酒相伴,怎么能够糊涂呢?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诗人,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在明代文人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世贞面临世俗压力和内心忧虑之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折桂令二首 其二》展现了王世贞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问先生不饮何如”这句,直接引入了对饮酒的思考,似乎在探讨为何不借酒消愁。接下来的意象如“一点篝灯、数卷残书”,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暗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冷却扁舟”与“闷他五柳”,在这里,扁舟象征着诗人的漂泊和孤寂,而“五柳”则暗示了归隐的理想生活。诗人在太行山的路上经历了内心的挣扎,面对着帝京的尘世喧嚣,感受到生活的沉重。
“睡也忧虞,醒也忧虞”,诗人陷入了无尽的忧虑之中。最后一句“不得酕醄,怎便糊涂”直白地表达了对美酒的渴望,似乎暗示着在物质的享受中寻找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充满了哲理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生活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丰富了诗的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
“冷却扁舟”象征什么?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