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4
奉和鹦鹉 徐凝 〔唐代〕
毛羽曾经翦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
全诗翻译: 鹦鹉的羽毛曾经被修剪过,留下了痕迹,它学会了人类的语言,能够谈论天气的冷暖。尽管它总是被关在金笼子里,但至少避免了在雨雪中飞行的困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徐凝在观察鹦鹉时,有感而发,通过鹦鹉的生活状态来反映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如自由与束缚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首句“毛羽曾经翦处残”描绘了鹦鹉被修剪过的羽毛,暗示了其被驯化和限制的命运。第二句“学人言语道暄寒”则展示了鹦鹉的聪明和适应能力,它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甚至讨论天气,这既是一种生存技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适应。后两句“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则进一步强调了鹦鹉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避免了外界的恶劣环境,这种对比加深了诗歌的主题,即自由的代价和束缚的相对安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鹦鹉的形象,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表达了即使在束缚中也能找到相对安全的生存方式的观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毛羽曾经翦处残”暗示了什么? A. 鹦鹉的自然状态 B. 鹦鹉的束缚 C. 鹦鹉的智慧 D. 鹦鹉的适应能力
“学人言语道暄寒”中的“暄寒”指的是什么? A. 天气的冷暖 B. 鹦鹉的心情 C. 人类的语言 D. 鹦鹉的羽毛
诗中“任饶长被金笼阖”表达了什么? A. 鹦鹉的自由 B. 鹦鹉的束缚 C. 鹦鹉的智慧 D. 鹦鹉的适应能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