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庐山独夜》

时间: 2025-07-27 22:38:23

诗句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8:23

原文展示:

庐山独夜 徐凝 〔唐代〕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天空中,五老峰顶覆盖着雪,斜挂的月亮映照在九江的云雾上。钟声从何处传来,只能在苍翠的树林中听到。

注释:

  • 寒空:寒冷的天空。
  • 五老:指庐山的五老峰。
  • 斜月:斜挂的月亮。
  • 九江:指长江在九江段的云雾。
  • 钟声:寺庙的钟声。
  • 苍苍: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典故解析:

  • 五老峰:庐山著名的山峰,因其形状似五位老人而得名。
  • 九江: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的一段,此处泛指庐山附近的江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庐山独夜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夜晚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庐山夜色的静谧画面。首句“寒空五老雪”,通过“寒空”和“雪”字,传达出夜晚的寒冷和五老峰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冷的氛围。次句“斜月九江云”,以“斜月”和“云”字,描绘出月色下的九江云雾,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后两句“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通过“钟声”和“苍苍树”,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远处钟声的寻觅,以及在茂密树林中听到的回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寒空”和“五老雪”描绘了庐山夜晚的寒冷和高山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氛围。
  • 次句以“斜月”和“九江云”描绘了月色下的云雾,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
  • 后两句通过“钟声”和“苍苍树”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远处钟声的寻觅,以及在茂密树林中听到的回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斜月”比喻月亮的形状,增添了诗意。
  • 拟人:通过“钟声知何处”赋予钟声以人的感知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夜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苍苍树。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寒冷、高远、朦胧、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这些意象,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老雪”指的是什么? A. 五位老人的雪景 B. 庐山五老峰的雪景 C. 五种老树上的雪 D. 五老庙的雪景
  2. 诗中“斜月九江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月亮斜挂在九江上 B. 月亮斜挂在九江的云雾上 C. 月亮斜挂在九江的桥上 D. 月亮斜挂在九江的山上
  3. 诗中“钟声知何处”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钟声的好奇 B. 对钟声的厌恶 C. 对钟声的恐惧 D. 对钟声的怀念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徐凝的《庐山独夜》:前者描绘了庐山的瀑布,后者描绘了庐山的夜色,两者都展现了庐山的不同风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名诗,可以对比学习不同诗人的作品。

相关查询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王莽 蝶恋花(述怀) 西江月·梅花 和陶拟古九首 寄题梅宣义园亭 和子由蚕市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踏青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耂字旁的字 包含怏的词语有哪些 孤馆 记事册 比字旁的字 滥觞所出 及等 辵字旁的字 心膂股肱 满当当 投杼逾墙 文字旁的字 能因 爪字旁的字 包含修的成语 无影无形 钩深致远 包含翘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