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1:30
散员绳检宽,暇日得放纵。
天明风发屋,飞盖怯掀弄。
朋簪诺已宿,驾言盍不勇。
幽禅远城郭,伉壮塔庙涌。
华鲸三向罢,僧众肃如拱。
香秔撩鼻观,馋沫出流湩。
三生石上歌,浩劫几丘冢。
失脚今悔深,弹指昔缘重。
联裾玉连环,谈端豁烦壅。
草木自臭味,雨露元一垅。
摩挲老瓦盆,此酌宜数共。
已无系日绳,但有思家梦。
这首诗描绘了在悠闲的日子里,诗人游览护圣寺的情景。诗人感到放松,远离了平日的束缚。他在清晨的风中感受到新鲜的气息,尽管寺庙的飞盖在风中摇摆,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与朋友的约定已在耳边,诗人希望能够勇敢地出行,感受远离城市的幽静和寺庙的壮丽。香火缭绕之中,僧众恭敬肃立,诗人被香气所吸引,心中泛起对往事的思考。面对三生石,诗人感慨过去的种种经历,内心充满了悔恨和思念,唯有对家的梦境伴随左右。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游览心情,常流露出个人情感与哲思。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护圣寺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这首《游护圣寺分韵得共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护圣寺的悠闲心境。诗的开头以“散员绳检宽”引入,瞬间带出了诗人从日常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欢愉。这种自由感贯穿整首诗,尤其是在“暇日得放纵”中得以体现。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激荡。
在“幽禅远城郭”一句中,诗人将寺庙与城市隔离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华鲸三向罢,僧众肃如拱”,则生动地勾画出寺庙的庄重和宁静。香火缭绕,诗人感受到的香气引发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尤其是“浩劫几丘冢”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生死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已无系日绳,但有思家梦”则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家的无限思念与深邃情感。
整首诗通过游览寺庙的经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以及对家庭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哲理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在视觉上丰富了诗的层次,还在内涵上深化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李流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三生石”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香秔”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