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41:56
霁日扶霜仗,祥烟覆晓班。
帝车回北斗,天阙竦南山。
紫殿鸿鸾肃,金门虎豹环。
蓬莱两仙伯,迥立白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雨过天晴,阳光照耀着霜冻的仪仗,祥和的烟雾环绕着早朝的队伍。皇帝的车驾在北斗星的方向回转,天上的宫阙高耸入云,与南山并立。紫色的殿堂里,鸿鸾鸟肃然矗立,金色的门口则有虎豹守卫。远处的蓬莱仙境,两位仙人高高在上,伫立在白云之间。
诗中提到的“北斗”、“天阙”、“紫殿”,均为古代帝王和神仙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皇权的崇敬与仰望。“蓬莱两仙伯”则暗示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因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司马光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倡导理学,作品多以诗、文、史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之时,诗人在早朝时作此诗,表达了对国家昌盛、皇权威严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朝廷场景,展现了北宋时期的政治氛围和文化气息。首句“霁日扶霜仗”以清晨的阳光照耀霜冻的仪仗开篇,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新生和希望的气息。接下来的“祥烟覆晓班”,则通过祥和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诗人在此通过光与烟的对比,展现了天地的和谐。
“帝车回北斗”一句,暗示着皇帝的权威与尊贵,北斗星在古代被视为帝王的象征,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敬。而“天阙竦南山”则进一步描绘了天宫的高耸,表现出一种气势恢宏的景象。诗中对紫殿、鸿鸾的描写,突出了皇宫的神圣与庄严,金门的虎豹环绕,更是强调了帝王的威严与安全。
最后两句“蓬莱两仙伯,迥立白云间”,将诗意引向理想的境界,蓬莱作为仙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表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昌盛、皇权威严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帝车回北斗”中的北斗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