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其二》

时间: 2025-08-03 15:12:17

诗句

松房小小雨留客,竹径深深鸟唤人。

烂醉不知三月暮,等閒又是一年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5:12:17

原文展示:

松房小小雨留客,
竹径深深鸟唤人。
烂醉不知三月暮,
等閒又是一年春。

白话文翻译:

在小小的松树林中,细雨让客人留连;
深深的竹林小径上,鸟鸣声唤醒人们。
我喝得烂醉,竟然不知三月已近尾声;
轻松间,又是一年春天来到。

注释:

  • 松房:松树林,指有松树的房屋或环境。
  • 小小:指空间狭小,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雨留客:细雨使得客人留在此处,表现出一种温柔的邀请。
  • 深深:表明竹林的幽深,增添了诗境的层次感。
  • 烂醉:形容喝得酩酊大醉。
  • 三月暮:指三月的末尾,春季即将结束。
  • 等闲:轻松、随意的样子。

典故解析:

“上巳”指的是农历三月三,古人有在这一天踏青游玩的习俗,表达春日的欢快和生命的勃发。显亲寺是一个与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地方,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的感受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子英,号焕亭。他生于南宋时期,官至礼部郎中,以诗名著称,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创作于春季游玩显亲寺时,方岳在此刻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与流逝,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图景,雨中的松林和鸟鸣的竹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松房的细雨与鸟声交织,反映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而后两句则转换了情感的基调,诗人在醉酒中忘却了时光的流逝,春天的到来似乎在不经意间重复着。这种轻松的态度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慨。全诗在对比中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房小小雨留客:在小松树林中,细雨让客人留驻,表现出一种温柔的环境。
  2. 竹径深深鸟唤人:深竹小径中,鸟儿的啼叫唤醒了人,增添了生机。
  3. 烂醉不知三月暮:喝得酩酊大醉,竟然不知道三月已接近尾声,显示了时光的飞逝。
  4. 等閒又是一年春:轻松地又迎来了新一年的春天,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的描写与情感结合,营造出诗意盎然的春景。
  • 拟人:鸟鸣声似乎在“唤人”,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两组句式在结构上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对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长青,代表着生命的持久。
  • :象征清雅与高洁,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 :象征滋润与生机,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象征自由与生命力,增添了诗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房”指的是: A. 松树的房屋
    B. 大雨中的房屋
    C. 竹林的房屋
    D. 河边的房屋

  2. “烂醉不知三月暮”中“烂醉”的意思是: A. 醉得很开心
    B. 醉得酩酊大醉
    C. 醉得很难受
    D. 醉得无所谓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生活的享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 王维《鸟鸣涧》:与方岳诗相似,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但更侧重于禅意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晴园中山禽绝多有感而赋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夜闻埭东卖酒鼓声哗甚 己巳正月十八九日间雪复大作不止 舟中作 平昔 即事 闻鸡鸣自警 陈伯予见过喜予强健戏作 新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改柱张弦 行处 威尊命贱 虎字头的字 放枭囚凤 耳刀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战将 神气扬扬 胆破心寒 包含宫的词语有哪些 长生久视 龙丝 曰字旁的字 人厄 邑字旁的字 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