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10
平昔飘然林下僧,更堪衰与病相乘。
残年已任身生死,一念犹关道废兴。
皎皎初心质天地,兢兢晚节蹈渊冰。
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
曾经我如林间的僧人般飘然自得,现在却更因衰老和疾病而感到沉重。
到了晚年,已然任凭生死的安排,但内心的一念仍与道理的兴废相关。
我那澄澈的初心如同天地一体,晚年却小心翼翼,如同在薄冰上行走。
希望我的子孙不要嫌弃家中藜羹的清淡,因为这就是我家无尽的光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经历、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平昔》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理的坚持,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
《平昔》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开篇即以“飘然林下僧”自喻,描绘出他年轻时的洒脱与自在,然而“更堪衰与病相乘”则展现了他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与接受。诗中对残年与道理的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以及对自身存在的反省。
“皎皎初心质天地”一句,强调了他内心的纯净与对天地的感恩,而“兢兢晚节蹈渊冰”则显示出他在晚年仍保持的谨慎与对人生的珍视。最后两句是对后代的告诫,提到藜羹的清淡,既是对自身生活的真实描述,也是对后代精神财富的寄托,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情感真挚,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永恒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后代的期望,强调了清贫与内心光明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藜羹”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清贫与简朴
C. 奢华享受
答案:B
“皎皎初心质天地”意为: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纯净如天地
C. 生活繁华
答案:B
诗人希望后代:
A. 追求财富
B. 不要厌倦清贫生活
C. 追求名声
答案:B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陆游的《平昔》更注重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与对家庭的叮嘱,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