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45:25
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
雷徙闻车度,霞上见妆开。
房移看动马,斗转望斟杯。
靥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
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台,仙女的车驾不时徘徊。
雷声远处传来,似乎听到车轮的声音,霞光映衬下,她的妆容渐渐显露。
房屋移开,看见马儿在动,星斗转动,仿佛在等待斟酒的时刻。
她的笑靥随着星星而去,发髻的影子与云彩交织。
更让人感到今夜时间短暂,仿佛太阳的轮子在催促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牛女”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相爱,但因天规被迫分开,每年七夕才能相会一次。诗中反映了他们相会时的美好和短暂。
作者介绍:
陈叔宝,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之际,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牛郎与织女的相会,诗人借此时机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短暂相聚的感伤。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描绘了牛郎与织女在月光下相会的美好场景,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开篇的“明月照高台”既设定了意境,也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美好。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仙气弥漫的氛围,仙女的车驾在夜空中徘徊,雷声传来,增强了这种神秘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房移看动马”和“斗转望斟杯”描绘了相会中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浪漫的气氛。然而,随着“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的结尾,诗人将主题引向了时间的无情与短暂。牛郎织女的相聚虽然美好,却也让人感到时间的急促与珍贵,情感的深沉与复杂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短暂相聚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七夕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明月照高台”中的“高台”象征着什么?
A. 绝望
B. 理想与向往
C. 现实与痛苦
D. 平淡生活
诗中描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与幸福
B. 伤感与怀念
C. 生气与愤怒
D. 无聊与平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长恨歌》,两者都涉及爱情与时间的主题,但《长恨歌》更侧重于叙述和情节,而《七夕宴重咏牛女》则更注重细腻的感受与意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