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8 20:35:17

诗句

堂前碧草延茵浦,细径斜烟缕。

残红坠下拂颓襟,寸寸流波荡去自无声。

啼莺尚记当时棹,可惜和烟老。

嘶蝉向夜守空池,何处孤琴携月访涟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35:17

原文展示:

堂前碧草延茵浦,细径斜烟缕。
残红坠下拂颓襟,寸寸流波荡去自无声。
啼莺尚记当时棹,可惜和烟老。
嘶蝉向夜守空池,何处孤琴携月访涟漪。

白话文翻译:

在堂前,碧绿的草坪延伸到水边,细细的小路上弥漫着烟雾。残余的花瓣悄然落下,轻轻拂动衣襟,水波一点点荡漾去,静悄无声。啼鸣的黄莺还记得当时的划桨声,可惜时光已逝,烟雾也变得苍老。嘶鸣的蝉在夜晚守护着空荡的池塘,何处能找到孤独的琴音,携着月光来寻觅涟漪呢?

注释:

  • 碧草:指绿色的草坪,象征生机。
  • 茵浦:茵,指草地;浦,指水边,合在一起指水边的草地。
  • 残红:指残留的花瓣,象征过去的美好。
  • 拂颓襟:轻轻拂动衣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寸寸流波:细微的水波,体现宁静的氛围。
  • 啼莺:指黄莺的鸣叫,传递出春天的生机。
  • 和烟老:时光流逝,烟雾也随之变得苍老,暗示岁月的无情。
  • 嘶蝉:蝉的叫声,象征夏日的寂静与孤独。
  • 孤琴携月:表达在月光下独自弹琴的意象,寄托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生于当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与哲理性。

创作背景:

《虞美人二首 其二》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夏夜,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自然场景。诗中“堂前碧草延茵浦,细径斜烟缕”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而优雅的氛围。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残红坠下拂颓襟”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诗人把这份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中,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接下来的“啼莺尚记当时棹,可惜和烟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黄莺的鸣叫仿佛在提醒着诗人曾经的美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变得苍老,令人感到无奈和惋惜。最后两句“嘶蝉向夜守空池,何处孤琴携月访涟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蝉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孤琴在月光下的徘徊,象征着诗人对孤独与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以优雅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前碧草延茵浦: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场景,草地延伸至水边,给人以生机与舒适的感觉。
  2. 细径斜烟缕:小路上弥漫着烟雾,增强了诗境的朦胧感。
  3. 残红坠下拂颓襟:花瓣的落下象征着美好的流逝,轻轻拂动衣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4. 寸寸流波荡去自无声:水波轻轻荡漾,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声的叹息。
  5. 啼莺尚记当时棹:黄莺的鸣叫似乎在回忆过去的时光,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6. 可惜和烟老: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的美好变得苍老,感叹岁月无情。
  7. 嘶蝉向夜守空池:夏日的蝉声响起,守护着一个空荡的池塘,象征孤独。
  8. 何处孤琴携月访涟漪:在月光下的孤琴寻找涟漪,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残红”比喻逝去的美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黄莺的鸣叫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嘶蝉向夜,守空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的流逝与对过去美好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残红:象征过去的美好与失落。
  • 啼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回忆。
  • 蝉鸣:象征孤独与夏日的寂静。
  • 孤琴:象征孤独的追寻与情感的寄托。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红”指的是什么? A. 新开的花
    B. 已经凋谢的花瓣
    C. 翠绿的草地
    D. 清澈的水面

  2. “啼莺尚记当时棹”中“当时棹”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时光
    B. 划船的声音
    C. 鸟儿的鸣叫
    D. 轻风拂面

  3.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沮丧
    C.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忧伤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 李煜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虞美人》李煜:同样表达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但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变化。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本诗意境相似,但情感更为沉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展现出的不同情感与艺术风格,丰富了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创作与赏析》

这些书目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题旅舍壁 读史 寒雨中偶赋二首 其二 病中作 长木夜行抵金堆市 朝饥示子聿 吴娃曲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 野兴 朝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侈侈不休 卧结尾的成语 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尖言尖语 裘绂 包含钥的成语 钧天 重峦迭巘 章指 西字头的字 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至大至刚 巛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依希犹记 人丹 云泥之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