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其二 闺恨》

时间: 2025-08-01 13:09:19

诗句

南园满地堆轻絮。

梁燕双来去。

归时休照烛花红。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好是向人柔弱处。

一梦云兼雨。

觉来枕畔怯晨钟。

还是去年今日、恨应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3:09:19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二 闺恨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南园满地堆轻絮。
梁燕双来去。
归时休照烛花红。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好是向人柔弱处。
一梦云兼雨。
觉来枕畔怯晨钟。
还是去年今日恨应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闺房中的孤独与思念。南园里满地的轻絮,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离愁。燕子双双飞来飞去,增添了生机,但在黄昏时分,却不愿点亮烛火,花儿在红烛下显得格外凄清。楼上明亮的月光照进五角的小窗户,似乎更显得她的柔弱无助。梦中似有云雨交加,醒来时却在枕边听到怯怯的晨钟。想起去年今日的情景,心中的恨意依旧如昔。

注释

  • 南园:指南边的花园,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的景象。
  • 轻絮:指飘落的柳絮,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无常。
  • 梁燕:指在房梁上筑巢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温暖。
  • 照烛:指点燃蜡烛,象征着孤独时的照明,增添了愁苦的气氛。
  • 琐窗:小窗,形容窗户的狭小,暗示女子的孤独。
  • 梦云兼雨:梦中似有雨水,形容心情的忧郁和复杂。
  • 晨钟:早晨的钟声,通常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是当时以词见长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细腻婉约,常常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个人情感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面对爱情与孤独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叹。

诗歌鉴赏

董元恺的《虞美人 其二 闺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黄昏时的孤独心情。诗的开篇“南园满地堆轻絮”,瞬间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轻柔的柳絮飘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柔情的缠绵。接下来的“梁燕双来去”,燕子双双来去,仿佛在提醒女子春天的生机,但对她而言,这却是另一种孤独的映衬。

诗中“归时休照烛花红”更是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选择不点燃烛光,似乎是为了不打扰这份孤独的思念。月明的夜晚,窗前的柔光更显得她的脆弱无助,而“好是向人柔弱处”则是对自己情感的自嘲与无奈。

“梦云兼雨”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梦中似有雨打湿了她的心情,醒来听见晨钟敲响,这种时间的流逝让她倍感无奈。最后一句“还是去年今日恨应同”,则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表明尽管时光流逝,但心中的恨意却依旧未减,令人心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充满了清代女性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园满地堆轻絮:描绘春天的景象,轻絮象征着美好与无常。
  2. 梁燕双来去:燕子的来去增添生机,反衬出女子的孤独。
  3. 归时休照烛花红:黄昏时不愿点燃烛火,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4.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月光照射进小窗,突显女子的柔弱。
  5. 好是向人柔弱处:自嘲自己的脆弱与无助。
  6. 一梦云兼雨:梦境中的雨水象征忧愁。
  7. 觉来枕畔怯晨钟:醒来时听到晨钟,时间的流逝令人无奈。
  8. 还是去年今日恨应同: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内心未变的恨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轻絮”和“晨钟”等意象进行情感的比喻。
  • 拟人:燕子的来去赋予了情感,表现女子的孤独。
  • 对仗:诗句整体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子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内心的孤独,虽时光流逝,但情感依旧难以释怀,展现了清代女性在情感与社会中的复杂境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絮: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无常。
  • 梁燕:象征着生机与爱情的希望。
  • 烛火: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 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明亮与阴暗。
  • 晨钟:象征时间的无情与思念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2. “梁燕双来去”中的“梁燕”指的是: A. 燕子
    B. 鹊
    C. 布谷鸟
    D. 燕鸥

  3. 诗中“还是去年今日恨应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怀念
    B. 对爱情的恨意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时光的感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情感的细腻与孤独。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描绘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对比: 董元恺的《虞美人 其二 闺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均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面临的孤独与思念,然而董元恺的诗更倾向于对往事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当下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收录多位清代诗人的作品。
  • 《女子诗词研究》:探讨古代女性诗人的风格与贡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练子 华州王待诏乞词 捣练子 赠中条山无为子 捣练子 离尘 捣练子 劝众师兄访道 捣练子 赠云中子苏铉 捣练子三首 其二 捣练子三首 其一 捣练子 捣练子 客中 捣练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详计审处 离离矗矗 炽煽 走字旁的字 包含教的成语 韋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干燥无味 丝竹陶写 羊入虎群 包含筹的成语 大吃一惊 臼字旁的字 表态 巳字旁的字 斗品 缪绕 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