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51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重九日用遁庵兄韵 那得工夫上酒楼。谁能皮里更阳秋。但教闲事心头少,免致清霜镜里稠。休咄咄,尽悠悠。佳时来往亦风流。百年光景无多子,请向尊前听解。
白话文翻译:
哪有那么多时间去酒楼消遣。谁能内心深处还藏着春秋。只要心中少些闲事,就能避免镜中映出满头白发。不要急躁,一切随缘。在美好的时光里往来,也是一种风雅。人生百年,时间不多,请在酒杯前听我解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己,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造诣。这首诗是他在重阳节时,借用遁庵兄的韵脚所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对人生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思考。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赏菊之日,诗人却反其道而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度过有限的光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中“那得工夫上酒楼”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认为不应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消遣上。“但教闲事心头少,免致清霜镜里稠”则进一步强调了减少心中杂念,以免老去的重要。最后两句“百年光景无多子,请向尊前听解”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劝诫,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享受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的短暂和珍惜当下。诗人通过对比忙碌的生活和内心的清净,提醒人们减少杂念,珍惜时间,享受生活。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那得工夫上酒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B. 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C. 对酒楼的喜爱 答案:B
“但教闲事心头少,免致清霜镜里稠”中的“清霜”比喻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白发 C. 清澈的水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请向尊前听解”中的“尊前”指的是什么? A. 酒杯前 B. 尊贵的人前 C. 尊敬的老师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