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32
《豫章行》
作者: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北风吹动着战马,前往鲁阳关的路上风吹得很冷。
吴国的军队如同海上雪一样耀眼,西征何时才能归来呢?
半途经过辽津,天空中的黄云显得格外惨淡。
老母亲与儿子离别,呼天抢地在野草间哀号。
白马绕着旌旗,悲鸣声中彼此追逐攀援。
白杨树下的秋月令人心痛,早早地从豫章山落下。
我本是休养生息的人,斩杀敌人却从不闲适。
岂会在战斗中惜命,为了君王我愿扫除凶顽。
即使感到石沉大海,我也不惧怕险恶艰难。
楼船如同鲸鱼飞跃,波浪荡漾着星星在湾中沉落。
这曲子是不可奏响的,三军的鬓发已变得斑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豫章行》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战争、离别和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士人对战斗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豫章行》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展现了李白对战争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北风与战马的景象,立刻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吴军的耀眼如雪来反映战争的惨烈,表现出对战斗归期无望的焦虑。老母与子别的场景,激起了读者内心的哀伤,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悲壮的画面,白马、黄云、秋月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张力的画面。诗人借用“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表达了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体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豪情。
结尾的“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则是对战争带来的岁月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白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那个动荡时代的士人心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情感共鸣。
《豫章行》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家庭的离别与士人的忠诚,深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的责任感。这首诗反映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展现了士人在战争年代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吴兵照海雪”中“吴兵”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军队?
A. 晋国
B. 吴国
C. 魏国
D. 楚国
“岂惜战斗死”中“岂惜”是什么意思?
A. 非常珍惜
B. 不会在意
C. 感到遗憾
D. 必须牺牲
诗中描绘的老母与子别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亲情的温暖
C. 战斗的胜利
D. 归乡的喜悦